您现在的位置: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官网 >>校刊校报 >>正文内容
校报第12期
发布日期:2013-05-17 16:51:00    点击次数: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第一版:
凝心聚力克难求进 顽强拼搏超越期待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常武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省前中国际分校不懈的追求。五年的风雨沧桑,步履铿锵;五年的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五载风雨,砥砺前行。办学五年多来,全校师生同心同徳,奋力拼博,走过了一条曲折艰辛而又充满生机的发展之路。
日前,喜讯传来,我校继硕果累累的苏锡常镇四大市“一模”考试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201352-4日举行的苏锡常镇四大市“二模”考试中继续创造辉煌。
应届高三年级:高三年级一本模拟达线率为47.4%,名列武进区第二名,比一模增加近12个百分点;二本模拟达线率为87.7%,名列武进区第二名、常州大市第四名。文科数学名列武进区第一名、常州大市第三名,语文名列武进区第二名、常州大市第三名,英语名列武进区第二名,语数外总均分名列武进区第二名、常州大市第四名;理科语文名列武进区第二名、常州大市第三名,数学、英语均名列武进区第二名,语数外总均分名列武进区第二名;艺术类数学、英语名列武进区第一名,语文名列武进区第二名,语数外总均分名列武进区第一名。武进区文科前50名高三年级有7人,前100名有11人;其中陈嘉敏以386分名列第3名。武进区理科前50名高三年级有2人,前100名有7人;其中陈曦、张天琦以390分并列第43名。武进区艺术类前50名高三年级有11人,前100名有17人;其中严红以295分名列全区第1名。
高复年级:高复(2)班沈洁同学以380分名列武进区文科第7名,高复(6)班宋琪同学以402分名列武进区理科第8名。高复年级文科平均分为327.1分,理科平均分为340.6分,均列武进区第二名。武进区文科前50名高复年级有3人,前100名有15人;武进区理科前30名高复年级有7人,前100名有12人。高复年级文科一本模拟达线率为35.4%,二本模拟达线率为88.7%,同入学成绩相比分别提高了34.1个百分点和72.6个百分点;理科一本模拟达线率为43.3%,二本模拟达线率为85.1%,同入学成绩相比分别提高了42.3个百分点和71.2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分析成绩,总结经验,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好高考最后阶段的教学,校长室要求高三、高复年级开好二模分析会、学生动员会、家长会议和班级会议等,在专家引领、经验分享和形成家校合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本阶段备考的规律和重点,克服大局已定和大势已去的误区,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与发展。
58下午,我校在五楼会议室隆重召开了高三、高复年级苏锡常镇四大市二模分析研讨会。蒋红卫主任、邱建农主任分别代表高三、高复年级部,对学生在二模中的表现做了全面分析,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出强化后期管理,做好科学备考工作,落实复习计划,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各学科备课组长相继发言,着重分析了本学科学生在二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提出下阶段的复习建议,针对问题及时调整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在继续强化基础训练的同时,侧重学法指导,重视学生心态的调整,在巩固语数外三门科目的基础之上,提高选修科目的学习效率和匹配率。班主任代表孙亚芹老师和徐春来老师针对各自班级情况和治班经验作出了精彩发言。孙老师提出高三班主任的后期管理工作要做到“三个抓”和“五个心”,即抓常规管理,向规范管理要成绩;抓好临界生,选好苗子;抓实效,不搞花架子。要拥有自信心和一颗平常心;体贴入微的关心,同时耐心和恒心是成功的保证。
黄惠涛校长对本次高三、高复年级的二模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要进一步发扬顽强拼搏、务实苦干、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克服麻痹思想、定局思想、放松思想;要坚持目标与理想,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发学生的斗志与激情,营造严肃、紧张、宁静、专注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要深入宿舍,深入教室,深入操场,深入食堂,做好做细班级管理工作;各学科老师要科学计划,周密安排,做好研究工作、针对性辅导工作,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创造佳绩保驾护航。最后,邹兴华校长也作了重要讲话。邹校长希望全体教师在备考的最后一个月中,加强团结交流,引导好所有学生再上一层楼,争取2013届高考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57号晚,我校召开了“省前中国际分校2013届高考30天倒计时誓师动员大会”,全体高三、高复学生展望高考,携手同行,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形成我们前进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全体教师给学生奔跑助力,为学生冲刺呐喊,共同见证了全体同学宣读冲刺誓言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512,高三、高复年级还分别召开了家长会,家校形成合力,为莘莘学子最后25天的冲刺保驾护航,相信2013届高考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感恩·责任·理想
——我校隆重举行2013届学生十八岁成人仪式
2013414,省前中国际分校为2013届高三学生隆重举行了主题为“感恩·责任·理想”的十八岁成人仪式。共青团武进区委王伟强书记、祁科郁副书记、阎舒展部长、武进区教育局张世善副局长、武进区教育局基教科眭伟新科长和我校执行校长黄惠涛、副校长蒋杰、高三年级全体老师以及全体高三学生家长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而庄严的时刻。
845分,家长们牵着孩子的手,踏上红地毯,穿过成人门,陪伴孩子走向象征成长的18岁成人仪式会场。930分,伴随着《生日快乐》的旋律,高三年级的九位班主任带来了九份特地为全体同学设计、制作的生日蛋糕;真诚而美好的祝愿更像一股股爱的暖流滋润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团区委、教育局领导与校长们,为十八位学生代表戴上了象征青春与责任的成人帽。刘敏璋、史沁灵、黄聪慧、褚展宏等四位学生的诗朗诵《我们长大了》道出了全体高三学子的心声。
王伟强书记、张世善副局长分别向同学们表达了殷切希望和美好祝福。张局长提出:“有一种桥梁叫规划”,我们要学会拓展生命的宽度,让生命的意义变得充实而从容;“有一种经历叫磨难”,经历了困难和挑战,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有一种责任叫担当”,我们将为家庭、为学校肩负起未来,所以每一位学生要学会自主,突破优秀,走向卓越。家长代表高三(6)班钱婧的母亲孟亦萍女士给同学们带来了十八岁的生日祝福,她勉励孩子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去实现心中每一个斑斓的梦想。她的话凝聚着家长对子女的关爱与期盼,激起了家长们的共鸣。家长们为自己的孩子佩戴成人纪念章,并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学生代表向全体高三老师献上了代表真挚祝福的鲜花,感谢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感谢老师的无私付出。随后,同学们紧握右拳,庄严宣誓,用青春的承诺,放飞理想的风筝,收获自信、智慧、幸福的明天!
最后,黄惠涛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鼓励同学们要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给自己一个挑战的机会;要相信自己,自信自强,相信天道酬勤,苦尽甘来;要怀有感恩之心,懂得感恩;要沉着冷静,相信自己的实力。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为家庭、社会、国家尽一份义务了;期望同学们能超越先辈、后来居上、创造伟业,为母校争光,成为社会的栋梁。
18岁,正是蓄势待发、成就自我的青春年华;18岁,正是求学奋进、上下求索的大好时光。心怀感恩,肩负责任,放飞理想,用智慧耕耘,用汗水浇灌,让青春在拼搏中闪光,让未来在奋斗中辉煌,让我们共同谱写省前中国际分校2013年新的乐章,六月的鲜花也必将绽放在你我的脸上。
 
捷报频传喜讯来 硕果累累共成长
为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步伐,常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第十批常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重点推荐和评选活动。日前,评选结果揭晓,我校黄惠涛老师被评为“第十批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韦叶平、步妍两位教师被评为“第十批常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至此,我校已有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5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人、常州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7人、常州市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19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和在读研究生19人,有19人荣获省、市、区评优课一等奖。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的有76人,占全体教师的61.8%,已初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校坚持“特色办学铸造教育品牌,多样发展铺设成功之路”的办学思路,弘扬“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争创一流”的学校精神;始终坚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办学理念,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抓手,“阳光课堂”为主阵地,“合作学习”为载体,组成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从而走上成人、成才之路。2012年高考,省前中国际分校再创辉煌:①高三(1)班黄鑫同学以总分421分名列理科武进区第一名、常州大市第二名,超过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12分。②高三(6)班许航远同学以总分400分名列文科武进区第二名、江苏省第41名,超过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3分。③本一双达线率36.3%;本二双达线率89.6%。本二双达线人数共计901人,突破九百大关。今年国内、国际高考共有近1000名学生录取国内一本、二本和国外名校,成功打造了武进高考第二航母,为武进教育做出了贡献。
近日,江苏省高中数学联赛初赛(常州赛区)成绩揭晓,我校代表队在沈培玲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取得优异成绩。常州大市近2000名有数学专长的优秀学生参加角逐,共有99名学生取得赴南京参加复试的资格,我校占5名,在同类学校中位于前列。他们是高二年级学生徐路强(大市第17名)、周文轩(大市第28名)、陈轶群(大市第41名)、沈子力和谢子益。我校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各学科课外活动,发现和培养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大力支持学有余力的拔尖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每年都培养出一大批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的尖子学生,佳绩不断,为高等名校输送了大量尖子人才。
 
省前中国际分校国际高中课程班招生简章
省前中国际分校凭借已经成功开办了十年国际课程的优势,将自2013年秋季新学期起,以自主招生方式,在新高一增加开设一个“国际课程班”,计划招生五十名。
招收对象:招收省内各地、市2013届应届初中毕业生,户籍不限。
入学要求:学生须参加完成各地、市中考,凭中考成绩报名并将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
学制及学籍:按照学生入学时学习基础及预期升学方向,学制分为3年制和3.5年制。根据学生升学方向和意愿,该“国际课程班”学生将可注册澳大利亚政府高中学籍,或美国“凯斯顿国立高中”学籍,今后将获颁澳大利亚或              美国的高中毕业证书。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降子路12号(湖塘乐购、富克斯广场十字路口向东800);报名接待办公室:1号楼四楼行政服务处、4号楼国际部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519–86****9186****87
省前中国际分校少年班招生公告
    为进一步推进科技高中、外语高中特色课程建设,探索信息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发挥我校举办少年班的成功优势和发展潜能,我校拟在2014年秋学期起开设科技特色少年班和外语特色少年班各1班,每班45人。
招收对象:全省全国2014届应届小学优秀毕业生,户籍不限(武进区籍学               生除外)。
入学要求:学生需参加完成当地小学毕业考试,在科技、信息和外语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经过面试择优录取。
学校管理:1、全寄宿制管理;2、对家境清贫、成绩出众的优秀学生实行奖、助学金制度;3、探索初高中衔接教学机制,开展初高中六年一贯制教育管理               实践,创新信息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报名时间: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5月30日
报名地点:1号楼四楼行政服务处
学校网址:www.qhims******;咨询电话:0519-86****87、赵老师139****4605、陈老师187****3515。
 
第二版: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共圆世界公民梦想
——常州市教育局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国际理解教育工作
2013年4月15日下午,常州市教育局国际交流处杨振主任和徐建栋老师到省前中国际分校调研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情况。执行校长黄惠涛、教研处吕朝阳副主任出席了调研工作会议。
调研会上,黄校长向两位专家介绍了我校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具体做法、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今后的打算和遇到的困惑。特别是去年被列为首批常州市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后的实施情况。
常州市国际交流处杨振主任对我校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省前中国际分校一是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站位很高,在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对黄惠涛校长在《教育观察》发表的论文“国际教育视野中外语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与思考”及吕朝阳老师在《教师博览》发表的论文“在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基础较好,有多年成功举办国际课程班的经验;三是自被批准为常州市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
我校国际高中课程是常州大市唯一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是国内首次开办的西方国家认可的澳洲高中课程。2013年3月7日,南澳州高考局副局长Dr Antonio Mercurio一行4人,到我校国际高中课程中心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访问;3月20日,SAT及AP课程主办方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关系发展部副主任林涛女士专程来我校访问并观摩我校AP课程教学开展情况;3月28日,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贺兴初副主任一行在常州市教育局国际交流处徐建栋老师的陪同下来我校考察访问。贺主任对我校国际高中课程九年来取得的辉煌办学业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是九年来共有640多名学生通过该国际课程学习顺利前往世界80多所顶尖一流大学留学深造,留学生人数、就读国外大学档次、毕业后就业等方面在省内外国际课程班中都是领先的;二是学生在就读该课程期间除了正常的国际高中课程学习之外,还将获得个性化的升学指导、留学规划、大学申请、奖学金申请以及最终的出国签证申请等全程全方位的服务,最重要的是该课程除了能让学生成功留学,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十分注重夯实学生的数理化等学科基础,注重加强所教知识与国外大学相关专业的联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实现让学生留学成功。贺主任充分肯定了我校的SAM/AP课程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的特色发展、多样发展提供了平台,惠及了千家万户,满足了社会需求,为教育国际交流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锤炼生物学科专业技能 加速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省前中国际分校举行生物学科校内基本功大赛
为了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进一步落实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依托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引领我校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学生获取成功,我校校长室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逐步推开各学科校内基本功大赛。黄惠涛校长作为省前中国际分校的执行校长,又是常州市中学生物学科带头人,在我校率先开展以生物学科为起点的校内基本功大赛。本次大赛在4月18-21日顺利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
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有武进区生物学科教研员殷学东老师、前黄高级中学吴君民副主任、丁静老师以及我校陈泽平老师等四位老师。本次基本功大赛参照省基本功大赛的方案,分为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两大项。通用技能项目的权重为60%,包括粉笔字、即兴演讲、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等四个环节;专业技能项目的权重为40%。
18日上午,生物教研组各青年教师通过抽签决定顺序和课题,先进行了演讲、粉笔字和实验设计与操作比赛。下午布置了第二天模拟教学的课题,选手在当晚做好课件及设计好各项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的课题需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的课题一致,模拟课教学时间为20分钟。22日晚上举行了专业知识与教学理论的测试。每个项目的比赛各位老师都精心准备,尽情展示,每位评委都用心聆听,精彩点评。工整规范的板书板画、激情高昂的演讲比赛、细致入微的实验观察、生动睿智的模拟课堂等无不给评委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最终,王美娟、徐海伟、杨慧娟等三位老师荣获一等奖;王均强、徐小磊、顾丽洁等三位老师荣获二等奖。
执行校长黄惠涛在进行总结回顾会议中发表了重要讲话。黄校长指出,这次比赛的重要性在于能为我们提供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进步的平台,能够促进我校生物老师专业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更是以此为契机,促进整个省前中国际分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升我校的软实力,为我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加强校际交流 促进自我发展
——我校赴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考察学习
2013年4月22日,我校高一、高二一行六十余位教师在校长邹兴华、执行校长黄惠涛的带领下来到了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进行教学交流活动。通过听江中鞠九州校长的介绍、听课、交流、参观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接触和了解了这所位于南通如皋乡镇中学中的佼佼者,进一步认识了江中朴实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创新可行的教育教学经验也使我们受益匪浅。
江中的教学质量年年名列市、区前茅,在如皋市内有良好的声誉。鞠校长说,如此优异的成绩得益于学校精细化的管理。鞠校长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江中的创新举措和踏实作风。我校教师更是从江中教师关于学生作业的编制、点滴节点时间的管理、学生就寝生活区的管理等方面深受启发,受益良多。我校教师分别观摩了江中随堂安排的常态课,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江中老师们不搞花样,实实在在充分利用学案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参与讨论,展示学生无限的潜能,把老师想教的内容变为学生可做的事情,真正体现高效课堂,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这是我校为高一、高二教师提供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教学交流活动。参观考察后,内心都深受震撼,对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方向,也对我校未来的工作发展提供了启迪与借鉴。
五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得到了根本的提升,本学期以来就有近20所省内外名校,甚至国外名校来我校考察学习。近日,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加拿大威廉中学等学校来我校参观交流。客人们纷纷表示,省前中国际分校建校仅短短五年多时间,在师资队伍建设、高效的课堂教学、师生的精神面貌、严格规范的学校管理等方面已经形成特色并卓有成效。对我校特色办学、多样发展、错位发展的办学模式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校也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校际交流,学习名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理念,促进我校进一步发展。
 
饮水思源 励志成长
----北大优秀学子许星遥来我校作励志演讲
2013年3月28日晚,省前中国际分校2013届全体高三、高复学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北大优秀学子许星遥同学带来的精彩演讲。
许星遥是清华大学英语语言系本科毕业生,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她以学姐的身份,通过对“饮水思源”四个字的解读,结合其自身学习成长经历,与我校高三高复全体学生共同分享了“学习体悟与方法技巧、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塑造、思考审视与筹谋规划、感恩回报与自我实现”四个方面的成长感悟。
“人之学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这是许星遥关于“饮水思源 ”之“饮”的阐释,她勉励全体同学,“勤奋是一切成长进步的本源”,并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学习经验和感受:学时心无旁骛,憩时怡然自得;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学习之余,要学会自娱自乐;时常写些随笔,为自己而写,抒发感慨,记录成长,让自己的心声随笔尖飞舞,让自己的梦想随笔墨欢畅;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补充精神食粮的同时别忘了物质营养;有苦楚就哭出来,眼泪过后就是我们再次进发。
 许星遥对“水”的理解也很独特,提出了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从而引申为一个人在团队中成长,要珍惜师生情,同学情。她说:“师生情,情系一生;朋友爱,爱伴永恒,一个人只有在团队中,才能显示他的价值,成功的团队里,每个成员都是强者。”友情永远是心中最永恒的牵挂,而老师是我们学生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尊重老师,努力寻求老师的帮助,主动学会和老师交流各方面的内容,让他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思”即“思考审视,筹谋规划,以行求知,探索人生发展之路”。她鼓励同学们要学会思考问题、审视社会,坚信“智慧是永恒的宝藏”,做有责任感、优秀加特长、敢于追求的孩子,珍惜光阴,赢在少年时。“木无根则不长,水无源则流竭”,“源”即父母,她深情地提醒广大同学,别把父母放在被遗忘的角落,要时刻牢记感恩父母,用心去爱父母。
随后,许星遥唱起了一首歌曲《逃亡》,“关于梦的答案,一直在自己手上,只有自己能让自己发光。”鼓励所有同学自强不息,积极向上。最后,她和全体同学一起高呼:“我是鹰,云中有志;我是马,马上有鞍;我是骨,骨中有干;我是汗,汗中有盐。”同学们情绪激动,倍受鼓舞。
许星遥的演讲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妙语如珠,互动性强,给同学以强烈的震撼,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全体同学自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听完了报告。她的成功经验给同学们以深刻、有益的启发,让同学们感受到成功其实并不遥远,只要同学们树立理想目标,坚持不懈,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附许星遥简介:
许星遥,福建高考状元。她曾是清华大学社会实践部项目组总负责人、人文社科院团委副书记。曾获清华大学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清华大学优秀团员等荣誉,获清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2011年以优异成绩保送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最高额奖学金--廖凯原奖学金、五四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
 
武进区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4月19日,武进区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进行。武进区高中英语教研员王寒艳老师以及武进区各兄弟学校高一备课组长、部分骨干教师来我校听课并开展评课活动。王老师总结各校高一英语教学的相关经验、布置近期相关工作等研讨活动。
我校章梦婷老师下午第一节课在高一(9)班开设了一堂题为“M4U1 TASK”的生本研究课。章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优秀教师,被武进区教研员王寒燕老师推荐为武进区高一英语骨干教师上了一节展示课。课堂上,章老师在教学目标的把握,重难点的确定,教学节奏的调控,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表现出的娴熟的基本功令参加研讨活动的老师啧啧称赞,充分展现我校构建“阳光课堂”的成果,也进一步说明我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取得的显著成效。课后,老师们集中在1412会议室,以“task”教学板块为切入点进行集体评课议课。老师们对章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各抒己见,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
最后,王寒艳老师提出了迎接期末统考的创新之举。通过加试,即其形式与期末统考卷互补,内容强调读本的运用,在常州市统考100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的比重等诸多手段,进一步提高我区学生的英语素养。希望各校加强对教材进一步整合和思考。
我校英语教研组也会认真领会教育局教研室专家的精神,为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素养竭尽全力。同时也会充分利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为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的广阔平台,进一步促进我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第三版:
梦想在心 责任在肩
——省前中国际分校举行“梦想与责任”五·四“三立”座谈会
2013年5月3日晚上,我校召开了第八届青年教师“五·四‘三立’”座谈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梦想与责任”。学校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代表、学校行政领导近100人欢聚一堂,追昔抚今,共话成长。行政服务处韦叶平副主任主持会议。
专家引领 思想盛宴
特邀嘉宾省前中生物教研组长、武进区教育系统师德模范、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丁静老师作了题为“做一个有激情的老师,做一个无忧的班主任!”的专题报告。丁静老师为大家介绍他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长心得,给在场青年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并深受启发。我们敬佩丁静老师的付出,也看到了他的快速成长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感动于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的青年教师也在用真挚的付出、辛勤的汗水书写着自己绚丽的青春。
随后,吴苏扬等十多位青年教师踊跃自由发言、畅谈心声。正是心中的那份责任,让王一珍老师带着伤痛回到班级,回到了班主任岗位。王老师说是班主任工作成就了自己,也体会到班主任的光荣和肩负的责任以及那一份幸福感和成就感。行政服务处赵庆杰主任,已经是第20次参加“三立”座谈会。赵主任和我们分享了一个爱的故事。同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真实地感受到了赵主任对学生的爱和对同事的爱。也许正是那颗永远年轻的心和心中的那份爱,让我们每天能看到赵主任忙碌却不知疲倦的身影!
校长寄语 催人奋进
校长室四位校长也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并亲临现场表达了真挚的祝福与殷切的期望。姜校长认为,“心中有天使,学生就是天使”,要从内心深处把学生看作是最优秀的一员。蒋校长希望全体青年教师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有追求的老师、敢于担当的老师、有责任心的老师、有敬畏心的老师。执行校长黄惠涛,1990年工作以来就一直参加三立座谈会。黄校长的讲话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方法。希望全体青年教师努力提升专业技能,用职业规划引领人生;进一步倡导严谨踏实、热情负责的教风和艰苦奋斗、勇创一流的精神;用不断学习和反思武装自己,促进自身快速健康发展!
邹校长每一届都参加我们青年教师的三立座谈会,一起分享青年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倾听青年教师的理想与抱负。邹校长理解的“梦想与责任”是“办一所好学校,当一名好老师!”同时邹校长对青年教师的发展寄予了厚望。邹校长希望我们青年教师有责任,有敬畏之心;希望我们青年教师善于研究,更要总结反思;希望我们青年教师有一份爱心,人人要争当优秀教师,做学生的人生导师、成为教育教学的名师!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目标更高,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感慨,前黄国际正在蓬勃发展
2007年建校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心中的梦想和肩负的责任,我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从生存到高位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我校正向一所高质量、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全省一流的民办高中而迈进。2013年,我校在西太湖建设新校区也即将进入设计施工阶段。
特别是2012年12月30日,我校隆重而简约地庆祝了主题为“光荣与梦想”的五周年华诞常州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居丽琴、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武进区委副书记、武进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凌光耀、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顾春明、武进区教育局局长朱建康等省、市、区领导出席庆典活动并作重要讲话。各位领导的发言从不同层面回顾了省前中国际分校建校五年来风雨沧桑、奋斗进取、薪火相传、创造辉煌的办学历程,肯定了省前中国际分校卓越的办学业绩。这要归功于我校源起于省前中这所“名校”,有青春焕发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特别是有邹校长这位“名校长”!
“五四”伴我成长,“三立”催人奋进,心怀“梦想与责任”,相信我校全体青年教师定会宁静致远,志存高远,牢记五四不朽的精神,并以此为新的起跑线,谱写我们青春的乐章,再创我校新的更大的辉煌。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革命精神 实现中国梦想
——省前中国际分校高一年级开展清明扫墓综合实践活动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13年3月30日,我校高一全体师生在蒋杰副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实现中国梦想”的综合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分为清明祭奠革命烈士和参观淹城春秋乐园两个部分,旨在对学生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集体主题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祖国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感恩幸福生活,实现中国梦想。
上午9时,全体师生带着沉重肃穆的心情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当国歌响彻园区,我们的心情也无比沉重,一分钟的默哀远不足以表达我们对先烈的怀念和崇敬之情。面对勇者的逝去,我们痛悼,我们惋惜,蒋杰副校长的讲话更是让我们认识到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怎样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怎样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我们宣誓,为“中国梦”而不懈努力、顽强奋斗。随后,全体学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对烈士先进鼓人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学习。
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搬到了户外,学生在活动中立誓继承先烈遗志,树立为中华之强盛发奋读书的理想与信念。让我们铭记这一刻,满怀豪情,扬帆起航。
 
远足为花博献礼 青春铸中国梦想
——省前中国际分校高二年级举行八十里野外拉练活动
2013年4月3日,省前中国际分校高二年级举行“魅力西太湖,青春励志行”八十里野外拉练活动。600多名师生徒步行走80里欣赏西太湖的旖旎风光,用跋涉向花博献礼。
征途,一次活动远胜于十次说教
早晨6:30,随着熊传凯主任发令枪响,拉开了八十里拉练的序幕。同学们背着行囊,排着整齐的队伍,带着饱满的热情,向着旗帜飘扬的方向,迈出坚定的步伐。姜华忠副校长、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成为班级队伍中的一员,他们将为学生的安全一路护航。
一路行走,一路高歌,一路行走,一路口号。尽管累了,抹去满脸的汗水,虽然很苦,但苦中有乐;汗水即使浸湿了衣服,双颊即使通红,腿脚即使酸麻,但绝不退缩,绝不落后,绝不放弃。学校为体力不支的同学们准备了一辆大巴车,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无奈之中,只好上车。这就是前黄国际人“宁吃先进的苦,不吃落后的苦”的奋斗精神。在终点处,尽管每个同学都很累,脚很疼,但在回答“再有这样的活动还参加吗?”所有同学都毫不犹豫地答道:“参加!”对此,老师们感叹:一次实实在在的活动所起的教育效果,远胜于我们课堂上的十次说教。
教育,师生的双向活动
为了这次活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随队拉练的老师们,他们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与学生们同甘共苦,充分体现了省前中国际分校教师的素质和风貌。他们不仅要和学生一起完成拉练任务,还要负责学生的安全,跑前跑后,所走的路程远比学生多。姜华忠副校长也在拉练结束后感慨:“旁边就有车,而且也非常想上车!但就快要放弃的时候,是同学们的一句‘校长加油’给予了我前进的勇气与坚持的力量”。所以,教育永远是双向的,不只是我们在教育学生,学生们在很多时候也在教育我们!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需要正能量去引导,我们教师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创设一种真实的情景,让孩子们在长途跋涉中去体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攻坚克难。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一种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收获,胜利的花儿绽放
11:30,同学们到达了美丽的西太湖揽月湾,张书记饱含激情地介绍了江苏省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和美好愿景。简单的午餐和休整之后,同学们便又踏上更为艰难的归途,下午4:30到达终点。迎接凯旋而归的战士们的是高一学弟学妹们组成的鲜花队和锣鼓队。锣鼓声喧天的校园更加激发了同学们对母校的无限热爱之情。
“‘80里野外拉练’对孩子的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这无疑是一次挖掘潜力、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尽管孩子们双腿酸痛、脚底起泡、体力不支,但他们凭借坚定的信念、依靠强大的团队力量,互相帮助,征服了脚下的土地。这种精神将为他们的一生护航!”早早等在校门口迎接凯旋归来的家长也如此感慨。
感叹,争做文明的使者
细节一:步行近四个小时到达西太湖揽月湾时,大家都感觉又饿又渴。于是,喝水的,喝牛奶的,吃火腿肠的,吃面包的,比比皆是,地面上也多了不少这些食物的包装;简单的午餐过后,座位上也多了些米粒和剩菜等。但是,当老师们要求整队踏上回家的征途时,地面和座位上的那些垃圾仿佛在突然间消失了一般,而此过程中,并没有听到老师要求打扫的声音。
细节二:八十里的路途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被丢弃的矿泉水瓶或一页废纸。更多的是,我们省前中国际分校的学子手拎垃圾袋,沿途捡起不和谐的垃圾,留下更多文明的身影!大家不由感叹:“前黄国际的学子真是一群值得信赖的孩子!”恰逢全国第八届花博会即将在我区举行,西太湖揽月湾是主会场。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一致努力,第八届花博会一定会办成“超越历史、永不落幕”的一届花事盛会。
 
弘扬高尚师德 争当“三好”教师
2013年4月27日,武进区召开教育系统师德建设视频大会,近万名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向全区教师提出了开展“争当三好教师”主题教育活动。在邹校长的带领下,我校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认真观看了全区师德建设视频大会直播。
大会首先由武进区教育局张志朝副局长宣读了关于表彰武进区教育系统师德模范、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的决定并颁奖。我校喜获“2012年师德建设先进学校”荣誉称号,执行校长黄惠涛代表学校上台领奖。这份荣誉,凝聚着每一个国际分校人的艰辛付出,是对我校这一年来师德建设的最大肯定,同时,也对国际分校人提出更高要求,鞭策我们在师德建设的大道上走得更好。随后聆听了三河口小学张春燕老师的事迹报告以及武进区寨桥初级中学的先进经验介绍。
最后,教育局朱建康局长作了工作报告。朱局长对教师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作出了指示,让大家体会到要把师德渗透进日常教学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朱局长的智慧引领,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师德”的魅力,他希望我区全体教师在学校要当“好教师”;在家庭要当“好成员”;在社会要当“好公民”。此次主题教育活动突破了校园的空间,拓展到家庭与社会,让全体教师努力做到“站在讲台,教书育人;回到家庭,孝顺恩爱;走进社会,为人师表”。
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建设的灵魂,也是学校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我们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使全体教师成为以法执教、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模范。
 
给我们青春留下最美的记忆
——省前中国际分校召开女生心理健康讲座
2013年5月9日,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学校特别邀请了原武进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包丽娜女士来校给高一、高二、SAM国际课程的全体女生作了一次主题为“给我们青春留下最美的记忆”的心理健康讲座。
包科长的讲座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到了国际分校看到女同学们的感想——羡慕;二是女生们要承担的角色;三是我们承担多重并且重要的角色,要从文化、道德、礼仪等方面加以修炼。如优雅的谈吐,善良的品性,积极阳光的心态,努力、自信、进取,学会宽容等。
省前中国际分校是我们生活的小环境,学校在不断的努力,想提高大家的综合素养,我们希望也相信省前中国际分校的每个女同学都会成为气质高雅、知识丰富、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社会栋梁!
 
第四版:
立德践行 共筑“中国梦”
——记省前中国际分校第三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2013年4月24日晚上6:30,伴着些许春寒,省前中国际分校1号楼的五楼会议室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第三届“美德少年”的评选活动。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崇尚忠孝礼义。此次“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无疑给在场的师生一场心灵盛宴。20名参赛选手均是经过其所在班级投票公选,任课老师、年级部综合考核而产生的优秀学生。在此次评选活动的演讲中,每一位同学对于“美德”的定义都不尽相同,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美德的标准。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情实感和饱满热情打动评委,每位选手分数咬得都非常紧。经过激烈的角逐,高一(9)的金超颖同学以阳关乐观的心态、细腻体贴的温情和对父母的孝顺感恩打动了在座的评委,摘得了此次“美德少年”的桂冠。
在平凡岁月中,能够永久打动人心的是真、善、美,还有一份责任。只要大家心中有爱、肩上有责,做好点滴小事,那么,每一位同学都是“美德少年”!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都领悟到,要积极去做一个有美德的人,把孝心献给长辈、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献给国家!
 
美德无须刻意 美德源自生活
高二(5)班 朱越
所谓美德,是从点滴中培养,并在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在班里,我积极主动,每当班主任分配任务时,我总是第一个举手主动要求去做。有时老师不让我做,我还会跟他急,他说我为班级做得够多了,也要给别的同学机会。高一时,黑板左上角的“学习朱越周”五个字,让我仍记忆犹新。
作为班级体育委员,每次跑操口令我都会喊得很响,跑三圈,我就一直“一二一”喊三圈,曾有一段时间我的嗓子因此都是沙哑的。跑操我从不缺席,就算偶尔有点发烧也要坚持下来,生怕我班的跑操质量因为少了我而下降。不久前一次大课间跑操,李明老师在广播里特别表扬到,高二(5)班体育委员口号一如既往地喊得响,很难得,很负责。我班同学为我鼓掌叫好,我急了,赶忙大喊:“别讲话,注意脚步!一二一……”
那次80里野外拉练,我便主动帮助体力不支的同学背包,身上挂了4只,手里还举着那杆有花博会吉祥物的最大号的旗。走过一处,都会听到周围有人在唏嘘感慨,感叹我旺盛的体力。实际上我也是凭意志支撑着乏力的躯体。虽然回校后我几乎动弹不得,但是能帮别人点小忙,又磨练了自己的身体和意志,挑战了极限,让我感到那次拉练意义非凡。
我不光帮人背包,我还背过人。上个寒假我们班一个同学右腿骨裂,行动不便,到哪都要带着拐杖。为了节约他的时间,我和另一位同学沈子力便主动要求轮流背他上下楼,其他几个同学偶尔也会帮忙。一个多月下来,我明显感到自己更强壮了。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方便了他人,无形间也强健了自己的体魄。
我现在的一些品质,与儿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记得小时候,学校每天都要家长签字,以确保作业质量或反映背书情况。我的妈妈坚持不检查,只问我“认真做完了吗?”或“背熟了吗?”,得到肯定答复后便签字。她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我要对自己负责。从那时起,我便懂得自觉与诚信,主动学习,诚信做人。妈妈是初中英语老师,但她从不给我辅导,而是让我把不会的地方做好记号,第二天到学校里问我的英语老师。于是我不得不克服内向的性格,逐渐变得勤学好问、大方开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能做的,只有做好我自己,不辜负“不近人情”的父母的苦心,不愧对自己的良心。
我从小便树立了节俭的习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了自己的零花钱,我也依然保持节俭的习惯,从不乱花一分钱。我对自己很小气,认为在自己身上花太多的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为饮料不仅贵而且对身体没什么好处,所以我从不买饮料喝,于是当塑化剂被曝光后,我为我有这样一个好习惯而感到十分庆幸。)而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总是很大方。从小到大,每次学校组织捐款时,我都会把预算之外的手头的钱全捐出去,以至于让人误以为我家境很好。我知道,有很多人比我更需要这些钱,只有这样,它们的价值才能最大地实现。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毫不谦虚地发扬自己的美德。老师的赞扬,同学的信任,家人的肯定,我内心的充实和真实的快乐,都让我感到,我,其实就是美德少年。
 
播种美德 走向成功
13SAM2班 何锦涛
“美德”一词,略显古板但又不失中华的古典之美。2012年,从我走进象征着国际视野的SAM大楼至今,我对“美德”的理解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记得那是一次极其普通的卫生打扫,在我负责的包干区旁,有一个隐蔽在楼梯下的小角落,因为无人问津,早已是尘埃满地。“这不是我的管辖范围。”我对自己说,“反正也没人会来这儿,就随它去吧。”正当我收拾工具准备离开的时候。班主任接过我手上的扫把,“我们开始吧。”“开始什么?”我很疑惑地看着她。“你能容忍家里卧室的地板上都是灰尘吗?”老班问道。“当然不能!”我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那就开始打扫这边铺满尘的角落吧。因为这里就是你的家!”说完,老班就干了起来。从她的言语中,我意识到在这里,学校,就是我的家;这些有缘聚集在一起的同学们都是我的家人。现在看到地砖脏了,我会情不自禁地把它清理干净,因为我不能允许有脏东西黏在我家的地板上;即使一张白白净净的纸也不能被允许躺在地上超过3分钟,否则,我会坐地不安。
我虽然是走读生,但会经常去宿舍溜达。那次,我刚推门进入宿舍,鞋袜的“清香”就铺面而来,顿时感觉“神清气爽”。不用多说,所有的鞋子必须命归阳台,袜子也要就地“无害化处理”——洗掉;随后便是一轮“海陆空”全方位的大扫除,从窗台到床下,每个缝隙都必须受到严格的清洁,就连卫生间的坐便器,我都涮了两遍。你也许无法想象一个把坐便器刷两遍的男生心里在想什么。我想说的是,当时的我的确感觉到了一种相当强烈的成就感。看着宛如艺术品的卫生间,我笑了,因为这才是我的家。
怀揣着种植美德的信念,我利用SAM学生会会长之职,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爱心骑行到慰问敬老院,从在医院做义工到给自闭症儿童当陪读,在带给他人感悟的同时,我也收获到了许多来自真善美的感动。记得那次我因为要送一名病人去UTC而错过集合时间。按照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集合地点的志愿者须自行花1个小时自己坐公车回到学校。但令我感动的是,当我到达集合地点,其他所有的志愿者都在静静地等着我……
来自同学们的感动更加坚定了我种植“美德”的信念。即使晚上熬夜写策划会写到趴在键盘上睡着;第二天上课时会因为熬夜火气太大而流鼻血……但面对责任和信念,它们就变得那么不足挂齿。欣慰的是,我能看见一种叫做“美德”的东西正慢慢地渗透到每一个同学的血液中。
播种“美德”,让美德告诉那些迷茫的人通往光明的路;让美德指引那些不知所措的人走向成功;让美德成为你的导师,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替他人着想 做美德少年
高一(9)班 金超颖
普通的我没有干过很大的事情,成绩一般,但周围的同学都喜欢用“阳光”这一词来形容我,其实我这股阳光的动力都来自家长,同学和老师。
我头上有一顶帽子,那就是“单亲家庭”。每当周围的同学兴致勃勃地讲起父亲时,即使讲的是抱怨,我心里却是满心的羡慕,但转念一想,我母亲给我的关怀难道还少吗?我的母亲是全天下最普通的母亲,她没有过多的闪光点,唯一值得提的便是她会替他人着想。有一次夜晚,母亲躺在床上与我闲聊。不料,母亲来了一句:“对不起,让你成了没爸爸的孩子。”我的心里一震,说不清是替母亲感到辛酸还是为自己感到无奈。灯光微弱地照在母亲岁月的皱纹上,显得那么沧桑。于是,我谈谈来了一句:“没关系,那我还你一个阳光少年吧。!”
在学校里,作为舍长的我牢记老师的话“打铁仍需自身硬”。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替他人着想”的美德,使我主动去挑起宿舍里重一点的任务,而舍员也似乎受到感染,主动抢活干。拥有一颗责任心,做到便好。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我和同学的相处法则,母亲的“替他人着想”再次让我收获很多。同学遇到难题时,我会细心讲解。有时遇到讲了听不懂有点微怒的同学,我会换个角度,尝试去想想他们无法理解题目时焦急的心态,然后我就又可以耐着性子给他们讲下去。同学意见不一致时,我并不会急着去反对他们,总是笑着问原因,思考后再采纳。更多的时候,我欣赏那些给我指出缺点的同学,我也会笑着欣然接受他们的意见。有时吃点亏,我也笑着想:这算的了什么呢?不知不觉中,每当我有问题,有困难时,同学也会来帮我,行为是可以传染的,美德亦是。
老师给了我鼓励,也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优点。我看到了老班身上的细心和沉稳,副班的热情,数学老师的勤奋,语文老师的善于观察生活……他们使我明白了学习的快乐和重要。
每天生活的一开始,当我想到有那么多爱我,关心我的人在周围支持我,我都不禁扬起嘴角的微笑,然后以感恩快乐的心态去生活。以后的道路,我会坚持做阳光的自己,用这“阳光”的美德去感染每一个人。
 
我的美德少年观
高二(2)班 金义婷
“美德少年”,首先我想从这四个字入题。
“美德”即美好的德行。一时间脑子里闪出太多词汇,善施、乐助、勤恳、慎独、奉献等等。又不禁迷惑起来,何为美德?四川雅安地震,退休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是大爱,是美德;武警官兵累到瘫软在地,席地而睡,是责任,是美德;最美妈妈,最美教师,奋不顾身,是勇敢,是美德……美德似乎离我很远,但这只是“似乎”。八十里拉练,乏了,累了,同学拍拍肩膀,说:“嘿!哥儿们,come on!”是扶持,是美德;考试不满意,老师说:“没关系,下次好好表现。”是信任,是美德;无意撞到同学,匆匆一句:“哎呀,同学,对不起。”是礼貌,是美德……美德看上去很远,实际无处不在。
     美与丑总是并存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所以我更愿意把美德理解为“美化德行”。让帮助多一点,让善良多一点,孔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我却不这样认为。作为少年,我们无法“济天下”,可我们也不能“独善其身”,要从小事做起,善人就是善己。
     再则,关于少年,我便立马想起《少年论》中的铿锵字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与“国家”,想必很多人也曾像我一样想过——我,一个少年,能为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些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大的概念,大概会在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在联合国大会中出现,多么庄严肃穆的七个字啊!有我们,才有未来的千万家,未来的一个国。“少年”不仅仅是一个年龄属性,更是一种责任。想到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纵然我们还不是伟大的人,可谁也不能否认我们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美德少年”,我确实有些不敢当。这四个字太庄严,太厚重,我的肩膀不知能否承担得起这四个字!我是个普通的少年,没有什么光辉事迹可言,我只是做我认为该做的事。每一场考试都认真对待,分数不是最高,却尽力而为;每一次捐款都积极参与,捐得不是最多,只愿能尽我之力;每位同学都真心相处,没有什么大恩大德,只有些嘘寒问暖;我不能养家糊口,但我却能体谅父母那颗“养家糊口”的心;我受过表扬,挨过批评,依然明白老师们的含辛茹苦;我没有太多的奖状与荣誉,可我有无限的热情和笑脸。
或许只有这样理解我才觉得我是个“美德少年”。
其实,生活之中“美德”无处不在,其实,我们都是“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