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 课题列表 > 重点课题 > 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课题概况 > 中期评估

中期评估报告《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temp  发布时间:2017-05-12  浏览次数:

 全国中学物理规划课题

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本课题于20139月设计立项,201312月被批准为全国中学物理规划课题,现申请在201511月进行中期评估。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科学思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的有效学习模式。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重视。

美国的研究性学习,以项目和问题为中心支持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科学思想。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活动的一种模式,它改变了单一的、短促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跨学科的、长期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实践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一种关注经验的学习,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解决方法而组织的学习,通常包括三个阶段:(1)提出问题;(2)针对问题进行设计并验证;(3)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对先前的答案进行分析、论证,进而获得科学、准确的答案。

德国的研究性学习,实行一种开放式、多层次的教学方法——自由学习。即学生依据课程计划的要求,有选择学习活动的自由,包括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选择学习速度的自由,选择学习形式的自由,选择学习地点的自由,选择组织形式的自由,选择接受帮助的自由。

日本的研究性学习,即综合性学习。综合活动课程是利用正规的教学实践进行的正式课程,其特点是:(1)教学目标上没有特定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各学校自定;(2)内容上,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注重个体的操作性活动;(3)时间上,根据活动需要,课时长短,灵活安排;(4)组织指导上,多个教师协作完成。此外,法国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TPE)澳大利亚的在解决问题辅导课中的合作学习”……

我国对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中。狭义上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生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于科研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本课题组所指的研究性学习是广义的,学生的探究内容没有脱离课堂知识,以书本知识为基础,是依附于高中物理教材知识体系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即,学生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教师根据实际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教学既可以独立设置课程,也可以融合到各门具体的课程之中来实施。如美国的设计学习project leaning);法国的动手做hands-on);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主动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新加坡的课程目标中包含: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独立学习的积极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从而变成好的创造者,学生应该学习解决问题和系统思维的技能,发展创造性的、分析性和革新性的见解等;我国台湾地区整个新课程体系的灵魂十大能力的第九条要求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第十条要求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19996月,《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倡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2001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是明确了在各个学科学习中推行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内涵与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已经十分接近。本课题组认为,探究性教学强调从师本生本的位置转变,要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逐步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本课题组指出,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比,一脉相承但更具有时代发展性,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学生参与知识获取过程中培养认识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关注更多的是本学科的内容,更多集中在与学科课堂范围之内。而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更关注与人类自身发展相关的问题;强调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参与研究性活动。

本课题组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要借鉴参考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别建构适合物理概念规律课、物理实验课、物理复习巩固课等课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教育行家、专家、一线教师对物理探究性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许多可资借鉴的成果和经验。但是,以往关于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主要局限在课堂上,更关注学科内容、科学知识等传统课堂中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科课堂范围之内针对某一个知识的探究;其次,以往的探究性教学虽然具有独立性、自主性,但也增加了学生的难度,教师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探究方式,学生容易走弯路。本课题组要借助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突破现在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研究任务,体现师生合作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与人类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其内容来自物理学科内容,又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和科学世界,具有开放性、社会性、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尚须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课题一是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情况调查研究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理清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下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及师生关系的研究;二是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研究。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自主探究合作,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真正的、活的知识。而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目的,一是让体验一种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二是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本课题组认为,若能将研究性学习的精髓与探究性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将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即学生可以利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从而达到或实现教育的本来目的——人的发展。但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等方面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本课题组将尝试对以下的几种高中物理常见课型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不同课型,探求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程序有效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螺旋式上升,以期达到最佳设计效果。三是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评价内容上,体现三维目标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方式上,注重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实效性评价等多元观测评价;评价主体上,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学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最终形成评价量表,有据可依。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一是理论意义: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部明文规定的、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项课程,其目的是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其落脚点是学生的学。探究性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受到广泛关注和积极实践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其落脚点是教师的教。显然,研究性学习活动与探究性教学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本课题尝试着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教师教学模式的变革相统一,将有机融合进行整合,加以研究,力图对现行的课堂教学理论有较大作用的创新。二是实践意义:1)从教师层面,促使教师教育观和人才观发生转变,革新课题探究性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探究性教学基本方法、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2)从学生层面,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发展奠基。(3)从学校层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教学课程文化,并在全校范围内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引领其它实验学科教研组创建学科特色,提高教学水平,打造省、市、区优秀教研组,以此推动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工作。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根据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结合高中学校特点、我校实际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本课题力求通过研究和实践达成如下目标:

1. 从教师层面,促进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观和人才观发生转变,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创新性物理探究式教学基本方法、具有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

2. 从学生层面,培养学生具有打破常规、勇于批判、开拓进取的探究精神;思维和行动具有独创性、好奇心、想象力丰富、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喜欢挑战性问题、具有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发展奠基。

3. 从学科层面,本课题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模式的理念为指导,以中学物理探究性创新教学活动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途径,探索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设计与组织的策略;构建新的中学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和目标体系。

4. 从学校层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并在全校范围内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引领其他学科教研组彰显学科特色、提高教学水平、创建教育品牌,以此推动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工作。也力求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形成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其他学校开展探究性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样本和实践经验。

研究内容:根据上述基本精神和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确定如下研究内容:

1.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情况调查研究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理清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下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及师生关系的研究。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现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内心的需求;通过对教师的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以及教学需求等,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方式、师生关系以及师生角色定位等进行深入研究,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体现,积极进行行动研究。

2.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研究。

本课题组将深入研究教学模式的历史变革过程,并从中找出规律,再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的、有关教学模式创建的宏观指导意见。本课题组将尝试对以下的几种高中物理常见课型,如概念规律课、物理实验课、复习巩固课等课型进行分析和研究,探求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程序有效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螺旋式上升,以期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3.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情境创设研究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

本课题组将研究情境创设的一般原则,并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努力形成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情境创设方案。在教学手段的创新上,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现代教学手段与经典教学手段相结合,不惟新,不斥旧,并力争采用平实、踏实、扎实的手段组织探究性教学。

4. 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

课题组将在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机制,以及探究性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将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和体系。评价内容上,体现三维目标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方式上,注重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实效性评价等多元观测评价;评价主体上,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学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三、研究过程与措施

研究过程:本课题自20139月设计立项,特别是201312月作为全国中学物理规划课题批准立项的近两年来,我们按计划扎实推进研究与实践。

1.理清研究思路,调整研究方案本课题在申报立项时,计划研究9项内容,其中第5项关于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更是包含了物理概念课、物理规律课、分组实验课、物理习题课、物理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6种课型。20143月,我校课题组约请原区教研室主任徐惠仁等专家进行进一步论证后,我们根据专家的意见,将研究内容进行从组,决定着重从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情境创设和手段创新、效果评价等4个方面率先开展研究,在取得一定成果后,逐步向其他研究内容扩展。其中,6种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精确为概念规律课、物理实验课、复习巩固课等3种,更具有针对性。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各年级物理备课组长担任课题组副组长,具体负责研究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炼等;物理一线骨干教师作为课题核心组成员,具体负责研究过程的操作指导、实践研究等工作。选取高一、高二、高三等三个年级的省招班(高一3个、高二、高三各1个共5个班级)作为试点班级,参与本课题的研究,着重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分管教学副校长蒋杰和教研处副主任吕朝阳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研究工作,教研处几位副主任负责联系和协调,与课题组副组长结对挂钩,定向指导,以保证我校这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

2.查阅文献资料,统一思想认识我们在广泛收集和精心选择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组织课题组成员和试点学校的项目负责人开展了两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主要采用经典共读、个人研读、随机选读这三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要求各成员每学年至少重点研读两本专著,收集、学习10篇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同时要求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生成问题,在思考问题中提高认识。必须写好读书笔记,不仅记录学习内容,摘抄主要观点,而且必须提出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交流活动。特别是借助我校开设的SACE国际课程为切入点,为课题组成员发了澳大利亚原版教材,研究中澳物理教学的异同点,寻求国外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上的突破。此外,本课题组还购买了美国、日本、德国等教材,以及考虑到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添置了创新实验、趣味实验等书籍数十本,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结合理论学习,对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具体内容、操作方法、组织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商量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推进措施,从而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特别是对当前的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

3.开展科学调查,分析实际问题20145月,我们对高中物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了教师访谈;基于本课题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对学生的创新素养的现状和对物理创新教学需求的研究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听课、研讨、教学工作检查,对目前我校物理学科探究性教学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一是了解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情况、教学模式及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运作方法,二是观察教师对研究性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和反思等情况,特别是观察分析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能否关注活动本身的过程性价值,即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组织3个年级物理教研组,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本校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方面的经验与问题,形成关于学生创新素养、探究性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科学调查报告。

4.理论指导实践,制定实施方案在查阅并学习文献资料,科学问卷调查并形成报告的基础上,从2014年上半年起,我们着手研究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组织策略、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通过制定《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就组织策略、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和具体的组织管理提出了可操作的意见。然后由各年级备课组长带领本小组研究成员,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深入研究3种课型下实施基于研究性学习开展探究性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高一主要是规律概念课、高二主要是物理实验课,如电学实验、高三主要是复习巩固课等),制定了本年级负责课型的实施方案,形成了本年级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操作策略。

5.实践检验真理,付诸行动研究。201412月起,我们组织和指导三个物理备课组付诸行动,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围绕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这一主题,开展学习、观察、实践、研讨、总结相结合的教研活动。在实践研究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革创新,不断调整、完善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目标与内容,不断改进探究性教学的方式方法,逐步形成不同课型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同时促进学校和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优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机制。

本课题组认为,名师之,首先在于课堂教学。本课题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进一步提升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这也是本课题组开展其他各项活动的基础。课题组实行多元会课制,邀请名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请名师作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课题组成员间的同题异构、一课多上、课堂诊断、多次备课等形式进行多维磨课,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帮助课题组成员在教学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让每位成员具有高品位的教育教学艺术,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力争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

 

推进措施:

1.落实工作责任。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明确各年级备课组、试点班级、课题研究核心成员的研究任务和工作职责,做到分工合理,任务明确,责任到位。课题组副组长具体负责文献研究,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负责所在年级备课组的培训和指导。各年级核心成员负责对本年级物理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情况的实践研究和总结分析,负责教学实践、收集资料,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和创新、总结和提炼。

2.加强学习培训。我们在课题立项后,对全体核心成员进行了第一次专项培训,重在帮助参与人员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理解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意义。在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后,我们开展了第二次专题培训,重在组织大家研读课题组研究设计的教学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讨论具体的运作方法和管理策略。通过培训,帮助课题组核心成员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掌握基本精神,学会操作技能。

3.重视交流研讨。一方面,我们课题组在课题组长蒋杰副校长的统一组织下召集核心成员开展专题研讨活动,着重交流分析当前物理学科开展创新性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与问题,研讨论证我们制定的实施方案,交流研讨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由各年级课题组副组长带领本年级课题组成员在试点班级定期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每次活动选定教师作为观察评价对象,应用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和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指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详细观察记录,然后组织核心成员进行分析评价、经验提炼、总结成文。通过研讨活动不断修改完善研究性学习下创建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内容和方法,同时引领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确定立项后,我们就建立了本课题网页,既为本课题组成员和参与学校提供交流合作、学习研究的平台,又向全区中小学和广大教师推介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网址是:***//www.qhims******/column326.aspx

四、研究重点和成果

近两年来,本课题根据预设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着重就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设计、组织、策略、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初步形成了概念规律课、物理实验课、复习巩固课等三种课型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组织与实践模式。

通过研究形成了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研究制定了《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形成了《关于学生创新素养的现状和对物理探究性教学需求的研究》问卷调查报告;课题组长蒋杰编著教育部课程研究中心推介用书《中国名牌大学自主招生试题解析》;课题组成员吕朝阳的科研论文《学科知识、科学知识与深层教学》已在《江苏教育》杂志2015年第2期发表,《学科教学呼唤品质回归》发表于《辽宁教育》2014年第3期;韦叶平的论文《中美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研究》发表于《物理教学》2014年第2期;马英英的论文《谈物理课堂教学的设问讨论》获得武进区一等奖;董文杰的论文《探究性学习得出结论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武进区二等奖等。

 

1、基本完成问卷调查,全面剖析学情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并分析当前关于学生创新素养的现状和对物理开展探究性教学的需求,知道他们对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探究性物理教学的想法和要求,从而结合学校实际、物理学科特点进行系统研究,科学策划,周密布置,指导学校对创新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后阶段将借助韦叶平老师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硕士的有利契机,与导师一起更加科学地规划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精心设计出符合高中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分析。(问卷调查和调查报告见附件)

例如,

问卷调查的第一部分:关于学生创新素养现状的调查报告

当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各地进行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也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调查现在的学生的创新学习素养就显得非常必要。它既能暴露传统教学的弱点所在,又能为新的研究实验提供依据。

因此,该部分的问卷调查设置了包括问题意识、质疑能力、走进生活、实践探究、学习方法等5个部分共15个小问题。目的在于调查了解学生所具有的一般创新学习素养及其与时代对中学生要求的差距所在,为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同时,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物理学科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联系的优势,发掘学科优势,探究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该部分的问题及结果如下:

关于学生创新素养现状的部分问题。

(注:这几个问题分布在整个问卷中,主要从提出问题、质疑能力、走进生活、实践探究、资源利用、学习方法等6个角度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答案尽量简洁,易答。)

)问题意识

1.学习生活中,你     向老师同学家长提出问题。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A49.0%

B51.0%

C0

2.你干什么都想问个究竟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A50.1%

B49.0%

C1.1%

3.在对物理问题的讨论中,你能     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

A、主动    B、被动    C、从不

A64.0%

B34.8%

C1.1%

)质疑能力

4.你怀疑过老师或教材中的结论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A13.0%

B64.0%

C22.8%

5.你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有与众不同的解答。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A19.6%

B64.0%

C16.4%

6.当课堂上遇到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时,你喜欢    

A、独立思考    B、与同学讨论    C、听老师讲

A39.2%

B43.5%

C17.3%

)走进生活

7.你能     注意周围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并努力去探究它(如树儿为什么向上长等)。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A17.3%

B60.8%

C21.8%

8.学习物理知识时,你     将它与生活中、生产中某一现象相联系,并试图用其解释之。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A57.6%

B41.2%

C1.1%

9.你平时     阅读各类杂志、课外书籍和网络,扩大知识面。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A68.5%

B31.5%

C0

)实践探究

10.你在对某一问题拿不准时,是否想到动手做做看。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A53.3%

B36.0%

C10.9%

11.     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A43.5%

B50.1%

C6.6%

12.生活学习中,你     能动手修理家中或学校中的一些简单用品。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A38.0%

B45.8%

C16.4%

)学习方法

13.物理学习中,你觉得学习     最重要。

A、研究问题的方法    B、物理知识    C、不知道

A76.1%

B19.6%

C4.3%

14.实验失败时,如果重做将花较多的时间,你的做法是    

A、将书上的实验结果写入实验报告

B、把失败的实验结果写入实验报告

C、重复实验,寻找失败的原因

A15.3%

B10.9%

C73.8%

15.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学习,你喜欢    

A、在老师的启发下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

B、多数靠独立思考,少数靠老师讲解

C、完全是接受式学习,老师讲,学生听

A70.6%

B15.3%

C14.1%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以上各项调查虽有学生主观的影响,但统计结果与教学观察基本一致。明显显示,中学生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左右,明显表现出唯师是从,知识狭窄,能力低下,创见贫乏,与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创新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问题意识淡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对问题的发现、提出,就不可能有问题的解决和创新。调查()中的3个问题显示我们的学生经常问问题的意识仅占50%左右,有问题的意识但总体变现出不善于提问,更不善于追问,近一半的学生唯师是从,唯书至上,不敢怀疑权威和书本,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质疑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创新品质中质疑能力最重要,没有对问题的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循规蹈矩,就不可能有新的发现和创新。调查()中的3个问题显示经常对老师或书本知识表示怀疑的学生只有13%,经常提出与众不同答案的学生仅占19.6%,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占39.2%。可见,我们的学生质疑能力不强、创新意识缺乏,不善于独辟蹊径,另选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是有自身需求的,人天生具有好奇心,超过一半的学生偶尔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向下,学生有质疑的意识但质疑的行为不强烈。因此,第12两个问题,从没有怀疑过已有结论的人数占22.8%,从未有与众不同答案的学生占16.4%之多。当然,第3个问题中,遇难题时只喜欢听老师讲的也只有17.3%

3)走进生活的意识需要加强。调查()中的3个问题有意识的了解学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的意识。结果显示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从物理走向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培养学生将知识服务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较之于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方法相比,学生更喜欢从书本、杂志、网络等途径获取知识,这部分学生占68.5%,偶尔会的占31.5%

4)缺乏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调查()中的3个问题反映多数学生缺乏实践意识,没有将实验当作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偶尔有实践意识的学生占50%以上。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避免出现学生的知识面明显偏窄,缺乏自主探究问题的精神和能力,要培养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5)学生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上的意识较为理想。调查()中的第3个问题,说明学生能够意识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因此选择A的比例高达70.6%,有15.3%偏向于自主学习,仅有14.1%乐于接受式学习。这个结果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一致。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这也从侧面反映教师缺乏创新的教育观念,用题海战术获得知识,弥补方法教育上的缺陷。从第2题问题反映,有26.2%的学生并没有将实验看作是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而是应付了事。当然能够有科学的而态度,重复实验,寻找失败原因的学生仍占73.8%,认为方法比知识重要的学生比例也很高,达76.1%。我们不仅要看待学生好的方面,更要有忧患意识。总之,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已成为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结论:

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已经逐渐有创新的意识,但创新素养的现状令人担忧,也反映现在的中学物理教学已经不能完全符合时代的要求,中学教学必须抓住时机大胆改革,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将创新意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我校也可以发挥我校的优势,借助办学已有9年之久的国际课程,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新思潮,将最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第三,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中学的实践和推广,必将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问卷调查的第三部分:访谈调查与结果

访谈内容:

1、请专家和一线教师谈谈现在中学教学对中学教师素质特别是科学素质的要求,了解现行中学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及学生素质的要求,为实验提供指导。

2、访谈结果:

1)对专家访谈(3人次)  

中学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学生,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必须及时了解现在的中学教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为此,笔者走访了市教研室殷亮侪老师及本校的特级教师蒋杰吕朝阳等专家,他们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具有普遍意义。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到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这对于他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生活,继续学习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一致认为中学应加强理科教学,尤其要加强科学思想方法。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的训练。当谈到要借助我校国际课程教育的办学优势,即将在中学进行中澳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研究时,他们认为这一课题研究能通过国内和国外实验教学的比较,更好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在更好更有效地提高我校乃至我国更大范围内学生的素质,对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很重要,尤其是呼应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可持续地发展的新课程精神。

2)对一线普通教师的访谈,以听取他们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看法和建议(10人次)

为了一线教师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看法,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确定了10名一线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他们贴近学生,更容易了解学生的需求,对本课题组的建议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归纳如下,他们都认为学生学习较为辛苦,做的习题很多,学习活动较少,没有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老师和学生都不太愿意在实验上花费较多的时间,老师直接讲实验、背结论的方式可以节省更多的结题时间。这样也导致了学校的实验器材很少排上用场,也没有人建议学校及时的完善实验设备,导致实验器材陈旧,形成恶性循环。当我向他们介绍本课题组旨在通过中澳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研究,更新教师和学生观念,找到我国实验教学的差距,更为本课题组的顺利研究提供素材,形成成果;在学生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素质、实践意识和能力时,他们是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多年来所谈的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产生、培养学习能力的素质教育终于要落到实处,能使蔓延到中学的应试教育划上句号。担心的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学生缺乏宽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恐怕难以开展与实验相关,特别是比较研究有关的学习活动。他们一致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应先行一步,更好地突出物理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练就较高的实践探究能力,同时也能培养起他们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

2、聚焦课堂检验理论,实践中出真知

名师之,首先在于课堂教学。本课题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进一步提升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这也是本课题组开展其他各项活动的基础。

课题组实行多元会课制,邀请名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课题组成员可以面对面地分享专家教师的智慧,通过与专家教师的对话与共同学习,加速专业成长的步伐。请名师作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从名师的学识和亲身经历对课堂进行个性的解释,从非常小的切口对成员进行培训,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进行多方评价,邀请名师和专家进行课堂教学点评,在名师点评和大家交流后撰写出教学反思。

课题组还通过成员间的同题异构、一课多上、课堂诊断、多次备课等形式进行多维磨课,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帮助课题组成员在教学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让每位成员具有高品位的教育教学艺术,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力争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

蒋杰副校长作为本课题主持人,面向常州大市连续开设两节物理创新探究课《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把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探究式物理课堂理念融入其中,效果较好,收到与会教师和点评专家刘霁华等的一致好评。

这个经过创新的传统实验是本节课的亮点,用细线连接的两个弹簧秤分别挂在固定在黑板上方的两个铁甲上,可以在黑板上用力的图示法直接表示出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说明:此环节暂不表示合力的大小与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下一步合作学习,找出物理规律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吕朝阳主任作为课题组组长,强调在常规教学中渗透探究性教学研究,不要追求急功近利,注重过程性培养方式和理念。201410月,吕主任应江苏省教研室邀请,在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活动中作为点评专家作专题研讨,主题为借助创新实验、实现知识建构、追寻探究足迹、打造人文课堂,将本课题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面向全省进行展示,收到一线教师和省教研室专家的好评。此外,吕主任还应邀为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第六期骨干教师培训作创新课堂讲座;吕主任在华东六省一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担任评课专家,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探究式物理课堂的方式与方法。

韦叶平老师应邀参加江苏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全省展示课活动,课题是《牛顿第一定律》,主题为借助创新实验、实现知识建构、追寻探究足迹、打造人文课堂。其中,设计的三个创新实验得到专家的大力肯定。

江苏省物理教师基本功大赛,其中一项比赛为《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堂教学比赛,3小时内要完成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随后采取借班现场教学,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韦叶平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趣味实验引入课堂,现场没有提供易拉罐,在课堂教学时用现场做的纸筒代替,效果甚好。

再如,有些传统的物理实验不能明显观察到实验现象,可见度较小。在平时的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投影仪的放大功能、摄像机的放大及慢速播放功能,争取让学生观察到明显地实验现象和实验进程。在演示平抛运动的实验时,由于实验过程较短,学生无法仔细观察和比较清楚平抛运动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当场将演示实验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利用多媒体慢速放映甚至逐帧播放,学生很容易通过类比得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作匀速运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效果很好。

国际部主任韩燕、高三年级备课组长董文杰等老师在各自所在年级带领本组成员形成研究小组,既严格按照本课题集体研讨的研究方案认真实施,又依据自身的独特优势开展小组研究。如,韩主任把国际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理念有意识地渗透在我校普通高中的物理教学中,不仅体现物理课堂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和探究性,更是在评价方式上渗透过程性评价,不仅看学生的考核结果,也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等)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董老师着重对高三复习巩固课进行研究和实践,研究制定适合我校高三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有效途径,研究经验在常州市高三物理教学研讨会上进行推广。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把握复习方向,做到登高望远

2、细化各类复习计划,做到有序而进

3、实施基础为先战略,做到强基固本

4、打造高效阳光课堂,做到低耗高产

5、把握时机合理训练,做到相机而授

6、细致分析科学决断,做到有的放矢

下图是董文杰老师在常州市教学研讨会上的讲座证明

此外,耿腊香老师在武进区物理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丁东进、刘辉老师获二等奖;马英英、张玲、徐柳、徐彧等老师在武进区开设公开课等,这些都得益于老师在能够将课题研究的经验融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和比赛中去。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校物理组进行课题研究的信念,用课堂实践检验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理论研究,也将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形成理论成果,对其他学科甚至是其他学校起到辐射引领的作用。

此外,我校物理组在高一年级积极开展物理与生活之探究实验——趣味实验校本选修课程(如上图是:探究超声雾化现象PPT节选),让学生参与到创新性实验的设计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实验校本课程PPT见附件。

当然,堂教学中,在设计、组织、开展创新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虽有一些成效,但设计的创新实验还停留在部分经典课例上,没有涉及到每一个章节;创新实验校本课程还停留在教案和PPT阶段,未形成文本资料。创新性探究式教学资源库需要进一步归类、补充和完善。

3、专题研究总结提炼,砥砺教育智慧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无教学之技失立身之本,无科研之功毁发展之基。课题组成员将围绕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深入开展研究,要求各成员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更深入持久地关注,以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各成员要善于捕捉和确认问题,坚持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与研究的实践中不断砥砺教育智慧,使成员由经验型、苦干型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

课题组也将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人人参与其中,以科研促教学,提升专业能力,并争取成员有更多研究成果在各级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课题组要求每位成员每年至少撰写1篇教学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登载CN刊物或在网站上发布,力争使课题组所有成员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进一步提升。

至此,课题组通过扎实研究和讨论,对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对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的设计、组织、实施的具体措施有了初步的方法策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还不成体系。如下表,开题近两年来,课题组长蒋杰出版专著《中国名牌大学自主招生试题解析》,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研究论文7篇,数篇与该课题密切相关的论文获奖,20143月,子课题《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的研究》获武进区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名称

成果

形式

刊物名称或出版社、时间

字数

获奖情况

《中国名牌大学自主招生试题解析》(蒋杰)

专著

教育部课程研究中心推介用书

30000

出版

学科教学呼唤品质回归(吕朝阳)

论文

《辽宁教育》,2014.3

5000

发表

学科知识、科学知识与深层教学(吕朝阳)

论文

《江苏教育》,2015.2

6000

发表

两两三三解决天体问题(吕朝阳)

论文

《新高考》,2014.4

3500

发表

谈物理课堂教学的设问讨论

论文

2014.12

3500

武进区二等奖等

探究性学习得出结论过程中老师的指导

论文

2014.12

3500

武进区二等奖

中美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研究(韦叶平)

论文

《物理教学》,2014.2

4300

核心

发表

国外教材测摩擦因数实验的介绍与比较(韦叶平)

论文

《新高考》,2015.7

4500

省级

发表

吃透实验思想方法,把握命题创新视角(吕朝阳)

论文

《新高考》,2014.12

4300

省级

发表

浅谈高考物理模拟卷实验题的命制(韩燕)

论文

《吉林教育》,2014年第22

2500

省级

发表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的研究(韦叶平)

区教科研成果

武进区级课题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3

 

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4、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

本课题组借鉴参考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致力于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方式和方法,建构集研究性学习特点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最终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方法,教师有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参考依据。

目前,我们初步探索出高中物理教学中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即:

问题研究展示评价教学模式。

问题,即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利用观察、实验、图片、视频、案例等手段创设特定的物理学习情境,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本课题组强调,提出问题是由学生教师共同来进行的,因为我们认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始,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要十分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

研究,即讨论分析,实验验证。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可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进行网上合作学习。学生经过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等带着问题参与讨论,然后通过实验进行研究验证。再比较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研究结论,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自己的思维过程更趋合理。

展示:即总结交流,提升能力。学生对各自以及小组的探究过程进行总结、陈述、评价和反思;同时,学生也对其他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论提出质疑,进行辩论,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最后,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适当地补充和评价。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学到什么,更关注学生怎样才能学好,也培养学生怎么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开始的引导和最后的总结,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培养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综合能力。

评价:即师生共评,教学相长。从学生的探究过程来看,学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他们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有了一个切身体会,对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调整实验方案等,有了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无疑学生从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对他们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等实际工作有巨大的引导作用。所以本课题组指出,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终极性的评价,更在于过程性的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融合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教师通过对不同学生不同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反思,也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技能积累了经验教训,为今后自身的教学探究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以下是本课题组组长蒋杰副校长课堂实录(成果已发表在《物理教师》)

公开课力的合成,蒋校长在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建立模型,研究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评价交流,检验问题等四个环节中,仅以一个传统实验入手,由此进行创新设计但不脱离该实验,既增强了趣味性,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又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两组学生演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拎水桶。两个同学合作拎水桶和一个同学单独拎水桶,都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学生对分力、合力以及等效建立了感性的认识,同时提出问题:等效的分力和合力有什么定量关系?

2)建立模型,研究问题

将生活现象简化成两个弹簧秤拉小桶的物理模型,教师引导、师生合作,开展定量研究,如下图。这个经过创新的传统实验是本节课的亮点,用细线连接的两个弹簧秤分别挂在固定在黑板上方的两个铁甲上,可以在黑板上用力的图示法直接表示出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说明:此环节暂不表示合力的大小与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下一步合作学习,找出物理规律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提供人教版物理必修1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器材,让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经过设计研究方案数据收集与处理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等过程,得出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4)评价交流,检验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不同小组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评价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第二个环节,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表示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用重锤线验证合力的方向、刻度尺测量出合力的大小,发现用计算法实验法分别得出的合力非常吻合。

本实验既引导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分组实验,又不拘泥于教材,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如无论两个分力的方向如何变化,合力的方向始终沿竖直方向。在2013年江苏省物理高考实验题中也可以找到该模型的影子。

基于创新性实验的物理规律课教学模式。

基于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近两年来,本课题组还着重在利用创新实验建构探究性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对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创新实验活动的需求很大。

其中,

关于学生对开展物理实验教学需求的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物理实验的需求和想法,本课题组经过讨论研究,在整份问卷中有意安排了以下6个特别想要了解的问题,并作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这6个问题分散分布在整个调查问卷中,不间隔设置并呈递进关系。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喜欢有物理实验人数是515人,占总人数的97%;选择一般的人数是16人,仅有3%,而明确不喜欢的没有人选择。可见,不排除一部人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畏惧物理,但都喜欢物理课堂有实验。也从而证明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途径,必须在实验操作中去检验真理。

2)你想象中的国外物理实验课堂是什么样的?A、学习方式多样,教学形式开放,物理实验精彩的课堂(152人,占28.6%);B、知识传授和适量实验相结合的课堂(189,35.6%);C、主要是以知识讲授为主,少量实验辅助的课堂(109人,占20.5%);D、以老师讲和学生练为主的应试教育课堂(81,15.3%)。此选项想要从侧面了解学生向往中的物理课堂,与我们实验教师的预计一致。

3)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喜欢教师口头讲实验和视频播放实验的比例分别是0.75%(仅有4人)和4.9%,据了解,这部分学生主要是担心实验时间较长,影响学习的时间;喜欢教师演示实验和希望通过独立自主完成实验、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比例分别是16.4%78%。前者是87人,学生希望通过独立自主完成实验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意向明显高,有314人之多。

4)喜欢验证性实验、对比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比例较为接近,分别是32.8%32.2%35%。验证性实验只要按部就班地操作、收集和分析数据、验证物理规律,容易得出需要的结论;对比性实验的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印象深刻;选择探究性实验的人数相对较多,有186人。此类实验有挑战性,学生通过了解实验原理、自主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分析数据、探究实验规律等,全程都由学生主动参与,收获更多,教师仅仅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5)分组实验时,经常是亲自动手做实验的人数是153,所占比例是28.8%;与同学一起动手做实验的人数是249,所占比例是46.9%;看同伴做实验的84人,所占比例是15.9%;不做也不看的有45人,所占比例是8.5%。从统计数据看,能够动手做实验的比例占了75.7%,说明学生愿意去动手实验的,但其中也反映出学生的独立自行完成实验的能力不强,仅占28.8%,另外需要同学合作才有信心完成实验。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实验的指导和考查,另一方面,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看,也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但我们也要看到光看而不做实验的同学也占15.9%,其中不乏成绩优秀的学生,这将导致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只会实验,不会操作实验,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不看也不做的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对物理学科失去信心或是对纯理论的物理研究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面对。这也给我们反思,物理学科应该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形象生动的科学,在做中学应该也能培养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乐于学习物理的情绪。

6)对于教材中提供的实验,学生尝试从原理改进方面提出创新性建议的比例是7.3%;从器材改进角度的比例是39.7%;从实验方法改进角度的比例是52.9%。一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坚信教材中实验原理的正确性,不敢打破设计好的固定思维;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导向和高考物理实验考查方法的变革,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导致教师和学生在侧重点方面有所偏向。

7)对于实验失败后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后两项,分别是52.2%29%。没有学生选择第一项,听老师讲实验,听懂便行的学生比例占18.8%

8)问题试着去弄清诸如钟表等物品的原理,并试图去改进它。主要是想了解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选择“A、经常的学生仅有127人,占23.9%;选择“B、偶尔的学生有175人,占33%;而选择“C、从不的学生数有219人占做大比例41.2%。说明学生缺乏实践意识,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知识与实践相脱节。试想,物理理论知识一旦与实践操作箱脱离,不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去,那只能是纸上谈兵,一无是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是当前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课题希望通过中澳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研究,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9)学生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物理实验的优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认可,各项选择的比例均较高(多数学生为多选),分别是95.1%58%92.8%78.9%。可见,无论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应该倡导在物理教学中做好课堂实验,并且教师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放手变成学生实验。

结论:

教师要能设计一节高效、有趣的物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一个或一系列创新实验是一条可循的途径;从学生角度来看,开展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上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加强学生间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等。

但是,本课题组观察到除一些评优课中精彩巧妙的实验经常出现,在常态课中开展实验教学还不尽如人意,教师和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认识上都存在着一些偏差。如,教师和学生有开展实验教学的想法但缺少时间保障;学生乐于开展小组协作实验但成了个别学生的舞台,部分学生成了旁观者;学生满足于动手操作但不善于提出问题,反思更少,失去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实验教学并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值得我们深思。本课题组的研究也致力于通过中外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研究,探索出一条更高效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引导,还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目标。

基于此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在利用创新性实验活动构建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本课题组指出,加强开展创新实验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研究提炼以创新实验为教学主线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特征功能、实施原则、教学过程、评价交流等相对稳定的,体现创新教育思想和先进教学理念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提出3实验主导式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有效的创新实验,避免出现单纯地认为实验越多越好,课堂教学越热闹越好的误区。

明确提出3个创新实验的位置和作用:

1)凤头——开头引人入胜

2)猪肚——中间内容充实

3)豹尾——结尾简洁有力、时空延伸

如下图,韦叶平老师设计的三个小实验是贯穿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课的亮点,充分把握课堂教学中的三个创新实验出现的时机和应该发挥的功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本课题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最好证明。(激情探究对话生成——《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与思考,此文也发表于核心期刊《物理教师》)。

在具体进行创新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关注下列几个要素:(该成果发表于核心期刊《物理教师》2013.3

1)物理课堂设计实验要突出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比较传统实验和创新实验,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发表于核心期刊《物理教师》2013.3)。比较认识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和运用创新实验。

突出创新,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传统。许多传统实验是科学家探究物理规律,反映探究历程的重要依据,凝聚着科学家的心血。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生活经验,在保留传统实验精神的前提下对实验器材进行改进,在可视性、实验效果、启发性等方面作精心设计。

2)物理课堂渗透创新实验要强调有效课堂实验又叫随堂实验或边教(学)边实验,即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个或一组系列小实验。各个小实验之间可能没有相互关联性,但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而贯穿整节课堂。因此,必须有效!避免为了突出探究过程、合作学习,而精心设计很多实验并进行简单的罗列,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探究过程要注重问题引导。摆脱纸上实验的现状,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动手实验并真正理解和掌握。这样对于新情境、开放性的实验问题,也能尝试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逐步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因为其实质往往都是对基本实验原理、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

4)创设探究环境,要倡导简单、直观的创新小实验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科学探究的环境,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在实践环境中感知和体验,进而上升至智慧,满足学生探究学习的需要。研究表明,用学生熟悉的材料或学生亲手制作的仪器做实验,不仅容易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

5、搭建课题研究平台,共享教育资源

建立和完善网站建设,是本课题组的工作重点之一。课题组利用网站及时传递课题组的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积极开展网络在线互动式研讨,为课题网页提供动态的教育教学信息、教育教学资源。我们还将合理增设一些栏目,要求各成员及时提供教学心得体会、教学随笔、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试卷等,不断充实和更新网页内容,使本课题网站的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实用,力争使每一位浏览者能得到有益的启发。我们要让网页成为课题组成员成员展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与外界同行进行交流的窗口,实现教育智慧共享。

同时,重视档案管理,及时记录课题组教研活动记录表、示范课、观摩课、专题讲座具体情况,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成绩,学术论文、经验总结,课题立项,以及课题网页更新、点击、互动情况等,记录成员在工作室中学习成长的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安排、学习结果、阶段性成长变化、骨干成员指导情况及评语等。

网址:***//www.qhims******/column326.aspx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

近两年来,本课题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重点组织三个年级5个班级(高一3个省招班、高二高三各1个理科省招班)进行试点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较好的实践成效。但由于时间不长,研究力量不足,推进措施还不够扎实等因素,许多问题还研究得不够深刻,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的理论成果总结提炼还比较滞后,理论成果尚显薄弱。

本课题计划与2016年年底结题,我们将认真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和已经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在这基础上,对照预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推进下阶段的研究工作。下阶段,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进一步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下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指标体系和方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修改完善符合物理学科特点及三种课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使之更为科学合理,既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又适切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高中物理学科特点;既把握宏观方向,又明确清晰可操作性强。以能有效地应用于物理学科日常教学管理,更好地发挥对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教师优化教学行为的导向作用。

2.着力组织和指导各年级物理备课组付诸行动,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探索、总结反思、提升认识、创新方法。并通过积极的实践过程推动和优化本校物理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打造创新型人才;同时引领教师改革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课题组成员将分工负责,深入各个年级物理备课组参与物理教研活动,与一线教师一起开展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研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予以指导。在试点省招班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精心提炼成果,将扩展到其他平行班级乃至整个年级,渗透到其他学科,以更好发挥对本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3.着手开展基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创新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评价研究。评价研究是基于教学实践、溶于教学研究的评价,是需要以物理备课组为单位,一线物理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研究来实施的。我们将以参与的省招班为试点,以教学实践的过程性评价为抓手,研究建立引领教师自我总结反思、团队合作交流、师生教学相长的教研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校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争取顺利完成预期的研究任务,取得富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认真制定研究计划,对下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整体规划,系统策划,明确研究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将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课题管理,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落实研究责任,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并分期分批开展对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将进一步总结成功经验,提炼研究成果,争取在结题前汇编一本研究文集。

2015106201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