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水平,营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氛围,我校于本周开展了工作第三年的青年教师比武课活动。
最后一次参加学校的青年教师比武课,赛课老师们有什么心得与感悟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魏荟郦老师:三年前听闻学校有新教师比武课的传统,我内心诚惶诚恐:我能不能把这堂课上好?如果上不好会不会很丢脸?三年后我筹备自己的最后一堂比武课,内心略有焦虑的同时更多是燃烧的意念:我一定要尽全力把这堂课上好。打磨过的课件、斟酌过的字句、头疼过的论文串联起了三年的点滴,如今我站在青涩的终点,即将奔赴成熟的下一站。有幸这一路上都有恩师相伴,比武课的评课机会也让我近一步接触到了优秀前辈们的丰富经验,在有限时间内极大程度拓展了自己的教育视野。我深知时间尺度里的三年只是未来教学岁月的沧海一粟,但成长境遇里的这三年却让我终生都难以磨灭。我慢慢明晰,原来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仅是机械重复地备课上课批作业,更多的是步履不停的终身成长和向上攀登的磨练求索。从“新”出发,从“心”开始,在教育这场修行上,我会继续坚持走好每一步。

陆立华老师:回顾这三年的青年教师比武课,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第一年的比武课是紧张和不安的,初来前黄国际,我深切感受到老师们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一流。自己这个“乳臭未干”的新手要在老手们面前“班门弄斧”,我深深地担忧。很庆幸,数学组的“师父”们对我悉心教导,让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比武课当中收获了领导和师生的肯定。比武课的存在,让我深刻体会到反思的意义。当我的教学出现迷茫、出现瓶颈的时候,比武课的存在能让我适当停下脚步,反思自己在平时教学上的问题,在比武公开课上想办法加以及时的改正。正是通过每一次备课和上课中不断进行的反思总结,我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虽然三年的比武课已经到此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期待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挑战自己!

为期两天的比武课结束后,评委老师们分文理科进行了相应的评课。

地理教研组长王桂芳老师:在紧张的比武课活动中,青年教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各显风采,他们利用李佳琦关于工资的言论,引发学生思考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如何完善,他们利用“北京门头沟山洪”引发学生思考台风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他们利用“追踪日本核污水排放扩散”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他们利用“暑期亲子矛盾”让学生学习用英文书写建议信。这一系列真实情境的创设,燃起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在利用真实情境的设计探究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能力得到了训练,素养得到了提高,并且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江苏省高中生物基本功一等奖获得者徐小磊老师:本次比武课四位理科老师精心准备,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巧设计教学思路,精细穿插教学评价,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大家展示精彩纷呈的阳光课堂。生物老师赵梦梦的课堂以“鸡蛋”为切入口,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卵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之间的适应,再以科学史为情境主线,基于模型建构,演绎推理,归纳概括等科学思维方式引领学生深度探究细胞膜的成分与结构,学生在逐步推理中大胆质疑,完善建模,掌握科学探究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同时,体验生命现象及本质规律,凸显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
希望老师们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力争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