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官网 >>教育科研 >>教研资料 >>正文内容
《师经-止学》利卷三
发布日期:2014-04-14 10:06:23    点击次数:     作者:袁家永    来源: 本站原创
 

以前,我不喜欢谈论“利”,因为我总觉得,老师这个职业也去追名逐利,有损师道尊严。可我慢慢地发现,现在的教师“职称”、“绩效”等评价和考核,起的作用就是老师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更多的“利”,所以老师通过正当途径去获取“利”,非但不可耻,反而很光荣。不仅是教育行业,各行各业都是将贡献与利益挂钩,多劳多得,这种激励方式一定会长期存在下去。我今天谈论“利”,一是让老师对“利”有个正确的态度,二是告诉老师应该如何积极、正确的获得“利”。说的不好的地方,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1. 惑人者无逾利也。

迷惑人的东西没有超过“利”的了。为了说明这句话,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个老师,工作努力,业务能力强,短短几年时间,从班主任、级部主任、副校长,一直干到校长。在当校长的时候,经不住高薪利益的诱惑,辞掉公立学校的校长,到私立学校当校长。但是没过多久,他发现与老板意见不合,他的教育理念无法施展、才能无法发挥,无奈之下只好辞职。辞职之后,他也不能回到公立学校再当校长了,只能做一些与教育相关的工作。

有时候,一些看似团花簇锦的“机遇”,我们若禁不住诱惑,到头来却发现是陷阱。老师工资的确不高,而且工作却很累,不过我们的工作相对稳定一些。我们有的老师羡慕别的行业,可是一旦跳槽,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新的工作,新的工作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好,而且新的工作也不稳定。有的老师甚至发现,自己在学校工作时的小脾气,领导和同事都不与自己计较,但换了别的行业,稍微有一点疏漏就会受到主管的指责。注意,我绝不是阻止老师们转行,我只是想提醒,如果你想转行,一定要慎重。有的老师硬着头皮转行,结果发现还不如原来的教师职业,为了自己的面子,在原来同事面前只能说新工作更好。

老师们,当有人劝你,“你当老师还有意思吗,还不如转行干点别的。”你一定得小心。他自己也是老师,他自己不转行,反而劝你转行,这不是害你是什么?

很多老师都是自以为很聪明的,越是自以为聪明的人,越容易上当受骗。在这里我提醒一句,一旦有从来不认识的人,突然接近你,要给你提供机会、带来利益,你一定要小心、谨慎,谨防上当受骗。因为他们可能利用“利”来迷惑你,引诱你。

2.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利无求弗获”的意思是,我们不追求“利”,我们就不能获得“利”。我举个例子,在公交车上有三个人站着,这时有个坐着的乘客起身下车,再没有老人、孕妇的情况下,这三个人谁先主动一点,谁就能获得那个座位。教师在工作中,也有一些小的机会,老师稍微主动一点,就能获得。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热门的“利”,多数情况下,我们去争取,却不一定能得到。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妨谦让一点,反而会让我们得“利”,不一定非得去主动求“利”。

但是,对于“德”,我们却应该主动地“施德”,只有主动地“施德”才能让我们“积德(积累德行)”。老师对于学生,应该主动地去关心、爱护、帮助,不要等学生、家长来向你提要求,你才去行动。

二、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1. 众逐利而富寡

很多老师很热爱学习,读书、听讲座。有的“专家”在讲座的时候,会说些不负责任,而且不切合实际的话。例如,有的“专家”会说,只要你按照他的方法和要求去做,一定会成为名师,甚至说“想不成为名师都很难”。于是很多老师傻乎乎的按照“专家”的方法去做,但是一事无成。这就是“众逐利而富寡”

有的“专家”说,他之所以成为专家,是因为他坚持读书,读了很多本书;有的“专家”说,他之所以成为专家,是因为他坚持听课,听了几百节同事的课,突然就成专家了;有的“专家”说,他之所以成为专家,是因为他坚持写博客,只要坚持写三年,一定成为专家;还有的说,必须得学会反思,必须大胆创新,必须学国学,必须学国外的先进理念等等。

我们听着“专家”的话,似乎也对,但按着他的方法做却不行,我们听了某些专家的话,不但不会成功,甚至加速失败。读书、听课、反思、总结、创新,这些应该是老师应该做到的常规工作,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但这些东西与成为名师没多大关系。

2.贤让功而名高

我坚信一句话,在学校里面,只有优秀的团队,没有优秀的个人。优秀教师只是优秀的团对的代表,而不是整个团队中只有他个人优秀的。当一个老师获得荣誉时,虽然荣誉证书是自己的,但是老师应该把荣誉分享。讲话时,要多提及是领导和同事帮助才使自己取得成功。个人觉得,取得荣誉后不妨自己做东与同事吃顿便饭表示感谢。老师取得荣誉后懂得谦让,不但不会让自己的荣誉受损失,而且有利于与领导和同事和睦相处,会让自己获得更高的荣誉。

3.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

很多情况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可能不止一个。“利大”的机会往往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利小”的机会往往相对轻松一些,我们能得到实惠,而且不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我只是说明存在这两种情况,究竟选择“利大”的机会还是“利小”的机会,还是老师自己做出谨慎的选择。有的老师能力强,勇挑重担,可以选择“利大”的机会,而有的老师做事追求稳当,愿意平稳的发展,就选择“利小”的机会。很多品德高尚的老师,明知道工作累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但为了学生,也愿意苦一点、累一点吗,这样的老师值得我们尊重。

如果一个老师没有能力,也不想出力,但选择了“利大”的机会,对这位老师一定是伤害。有的老师能力很强,但不想出力,选择了“利小”的机会,那么这个老师自身就不要觉得屈才,因为是你自己的选择。

4.天贵于恒,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天”有很多解释,我认为“天”是自然规律的意思,自然规律是恒定的、不变的,这一点值得我们重视。而作为人来说,我们应该是明智的,而且必须了解自然规律。作为老师,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心里也都应该一清二楚。那么,就让我们自己管好自己,不该做的不做,不该说的不说。

例如,有些话是不适合对学生说的,但有的老师却图一时嘴上痛快,就对学生说了;有的老师刚听来或者刚从书上看来一个道理或者故事,也不管该不该对学生讲,就迫不及待的对学生讲了。这些就是没有遵循“动之有戒”的规律。

老师的一言一行,不是随机的、即兴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符合教育规律的。

三、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1. 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

一个规模很大的学校,有一个优质课比赛的参赛机会,很多老师都想得到这次机会,最后挣得面红耳赤,结果大多数人的不到机会,而且还得罪了人。当然,如果有这样一次机会,老师抱着锻炼自己的态度积极争取,这未尝不可。但为了获得这次机会,勾心斗角,这不但对自己无“利”,反而有害。

也有一些冷门的比赛,通知到了每个老师,可是多数老师觉得这个比赛用处不大、或者觉得难度太大,不容易参加,甚至觉得如果参加了浪费时间,这时有一个老师如果能主动参加,而且别的老师也没有与他竞争,结果他可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奖项。有的老师不擅长写论文比赛中的命题论文,但善于积累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结果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了一些文章,对于自己评先选优也有很多益处。

有的时候,分班的时候按照成绩划分,但是班上却有很多调皮捣蛋的学生,一个学期下来,班主任焦头烂额,尥蹶子不干了。领导想找个新的班主任继任,多数老师不愿意接这个活,但如果有个老师挺身而出,通过努力把班级带的非常出色,就会一战成名。这样的例子很多。

2.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多数老师是君子,这些老师“重义轻利”,作为领导不应该用“利”来驾驭君子。例如,领导找某一个老师干了一项工作,老师花了不少时间干完之后,领导可以表扬几句,也可以个人请这个老师吃顿饭,但不要这样说,“你干的不错,这个月加班费给你加10元”。这样一说,反而让领导和老师的关系生疏了,老师会想,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就值10块钱吗?。

对于教师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小人,老师们要注意这类人的特点,就是贪小便宜,不讲信用。相处久了,这类人很容易就被看出来。和这类人打交道,你千万不要沾他们光,你要是沾了光,早晚他会找机会赚回去,让你吃亏。这类人答应你什么事,你也不要十分相信,因为这类人会经常变卦,出尔反尔。

三、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运有兴衰,存畏警焉。

1.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

“利”是无穷无尽的,但我们生命却是有限的。各种比赛、各种评比每年都有,但是我们的职业生涯往往到退休的时候就结束了。面对各种机会,我们要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不放松、不懈怠,这就可以了,至于最终的结果老师们不要太在乎。其实,在乎也没有用,只能让自己生气。

2.利无独据,运有兴衰,存畏警焉。

“利”不可能被一个老师一直占据。例如,一个老师讲课讲得很好,每次优质课他都参加,而且也能取得不错的名次。久而久之,他会觉得,他参加优质课是理所当然。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即便是自己的讲课的确好,也要感谢领导给自己机会,同时也要感谢同事的帮忙。如果有一天,领导安排别的同事参加比赛,你的内心也不能有情绪,而是要热心的帮助同事参加比赛。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利益被一个老师独占。

人的命运是由兴衰的,面对现在的处境,老师的要有正确的态度。松下幸之助有这样一段话,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启发。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老师是应该有敬畏之心的。“敬畏之心”还没有明确纳入师德的范畴,但却是每一位老师的内心应该具有的好品德。“敬”指的是尊敬领导、尊敬学生、尊敬自己,“畏”不是胆小怕事,而是使做事谨慎,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警示。

    以上是我读书时的一些体会,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