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专题网站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专题列表 > 专题网站 > 图书馆 > 读书园地

高校专业的初步了解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许英姿  发布时间:2014-06-17  浏览次数:

 

文科学科:“万金油”的优势
什么是文学学科门类及相关专业
文学学科门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三大专业类别。中国语言文学包含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新闻传播学包含的专业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和编辑出版学。外国语言文学包含的专业名目繁多,语言种类多达60种,除了联合国通用的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语种,以及一些受众面较小的斯洛文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爱沙尼亚语、克罗地亚语等语种以外,还包括翻译和商务英语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人才和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除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外,文学门类专业在培养方式上还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汉语言文学专业需结合写作技能的训练及相关文化现象的研讨;外语类专业多强调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组织、交际和思维等方面能力,尤其小语种专业通常还需要学生赴语言对象国、地区进行学习或到相关单位实习;广播电视学专业则要求学生开展媒体实习活动,包括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采访、拍摄、编辑、报道、合成等具体工作。文学类本科毕业生均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文学类高校排名
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显示,专业类“中国语言文学”的高校排名依次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的该一级学科被列入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在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和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上拥有绝对的竞争力;北京大学除了在上述专业上具有强劲实力以外,其古典文献学专业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央民族大学作为民族院校中唯一一所“985”、“211”工程学校,其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上的发展优势明显。
专业类“外国语言文学”的高校排名依次为: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外语类高等院校中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最为齐全,其英语、俄语、德语、柬埔寨语和马来语等诸多专业位于全国领先之列;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其英语、俄语、日语和阿拉伯语等专业具有良好的口碑;北京大学德语、菲律宾语、蒙古语,南京大学的法语、朝鲜语,广东外贸外语大学的西班牙语、印度尼西亚语等专业都深受专业人士的好评。
专业类“新闻传播学”的高校排名依次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仅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所高校的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被列入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两校在该专业类别上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强劲的科研实力,并与海外相关机构建立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武大的新闻和广播电视学,复旦大学的传播学,清华、北大的编辑出版学等专业均在全国高校具有较高知名度。
文学类就业情况
麦克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针对文学类部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标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文学类相关专业的就业类非常高,且雇主对该专业毕业生基本工作努力的满意度较高。除了汉语国际教育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偏低以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均认为其关联度较高。究其原因,汉语国际教育虽然设在中文系,但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通常需要达到专业水平,毕业生大多在世界名国教授外国人汉语,或在政府涉外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文秘等工作。学生不仅要将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还应当对国外的历史、文学和文化有着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拥有传授中国语言的资本。而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来说,广播电视日新月异快速发展,其传送方式也越来越丰富,毕业生除需要及时掌握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外,还必须对时事政治和新闻热点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研判力。因此,这两类都要求学生对其职业领域的新鲜元素保持持续关注。
文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五花八门,并不拘泥于某一行业,如:出版传媒业,在各新闻媒体机构从事文字工作的编辑、记者,或职业作家、自由撰稿人;公务员系列,在政府部门从事外交、宣传、文秘等工作,或是在少数民族文化部门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等;在国外大中小学、孔子学院教授外国人汉语,或在中小学任教师;在各类涉外企业、外事、经贸部门担任翻译;在各大国际旅行社担任导游;在广告公司从事创意设计、媒体策划等工作,或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形象设计、宣传、文秘等工作(主要是指广告学)。
报考注意事项
文学类各专业类别的下设专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考生在报考时应加以区分。如“汉语言”比“汉语言文学”少了“文学”二字,说明其研究重点不在“文学”,而在“语言”,其学习特点不是“浪漫”,而是“严谨”。不同语种学习的难易程度也有所差别,有些语种入门较难但一旦掌握语法规则,则很容易找到学习的窍门,如德语的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学习过程中可举一反三;而有些语种入门较易但越往后难度越大,如日语的发音较简单,部分字形使用了汉字,初接触时感觉容易,但后期随着词汇量、语言、句型等内容的增加和复杂化,使得学习过程较为艰难。因此,要想学好、学透任何一门语言都没有捷径,都必须下苦功夫,勤于练习,如果浅尝辄止,则容易半途而废。
尽管考生高考填报的专业未必与最终的职业领域一致,但对于专业的选择仍需经过理性思考,使得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与之相匹配。如广播电视和传播学专业,则要求学生热衷对时事政治和热点新闻的关注。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则适宜那些思维活跃,富于创造性和想象力,并具有较强人际沟通和协调组织能力的考生报考。
 
 
 
法学专业
自有现代大学以来,法学就与哲学、医学并列为三门显学,成为现代大学立足的标志。法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正因为法学的重要,我国800余所本科院校中有近6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
目前,我国法学类专业设置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的法学院或大学,它的学科与专业划分较细,专业化程度较高,学生在法学院或大学能够接受较系统的法学教育,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等,它是大学的一个系或学院。这种设置有利于学生活跃学术思想,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是有用的,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
法学下设一级学科6类,32种专业。法学类,包括法学和知识产权、监狱学。政治学类包括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和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社会学类,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和人类学、女性学、家政学。民族学类,包括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包括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想政治教育。公安学类,包括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禁毒学、警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边防指挥、消防指挥、警卫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国内安全保卫、警务指挥与战术。
综合各种机构对政法类高校的排名来看,政法类院校名列第一位的都是“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一所独立设置的法学大学,其法学学科类和专业类型的设置齐全,代表了中国大学法学发展与研究的水平。不过,不同机构将中国政法大学都排在第一位,但这并非说明它在法学学科中所有专业实力都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的诉讼法学研究院和法律史学研究院等多个机构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法学学科门类实力和法学学科门类的齐全性在中国毋庸置疑。但其他院校也有自己的强势学科,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中国公安办学水平最高的警官类高校,也是中国公安专业层次最高、专业设置最全的高校。北京大学的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4个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我国开设法学专业的600多所高校中,民间流传已久“五院四系”强校,即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五院(因过去的学院改为大学)和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因过去的系改为学院)。这些法学强校基本继续保持了强势外,一些综合性大学利用品牌优势,使自己新办的法学专业后来居上。如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设置的“民商法”等都成为了国内领先的强势学科。还有一些行业特色学校,如上海海事大学的海商法、海上保险法、海事国际私法、海洋法等都非常有专业特色。
法学作为一门显学,历来受到考生喜爱,而且社会普遍认为法学毕业生经济收高、社会地位较高。法学毕业生除了传统的从事律师职业外,也可以进入诸如监察机关、法院、行政机关等国家机关从事法律服务工作,也可以到大型公司做法律事务服务,还可以到高校做法学教师。
但是随着这些年开办法学的高校增多、学校招收规模的扩大,而且很多高校文理兼收,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有调查显示,法学专业就业的就业地域较发达和就业结构较理想外,2010~2012年三年的法学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都排在13门学科的最后。当前,特别是一些开办法学专业较晚的高校和一些没有特色的法学毕业生更是如此,迫使相对的学生被迫放弃自己的专业去就业。当然,一些毕业生选择与“法”有关的行业就业,如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媒体的法治版编辑、记者等,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考生应该看到未来。我国万人平均拥有律师数量不到1人,而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达到10人以上,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更是达到30人。如果中国法治建设能够加快进程,法学类的人才需求理应出现更大增长。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读书期间去公检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实习,获得实践经验,是增加自己就业的重要筹码。
法学毕业生整体薪酬较高。一般而言,相比于其他门类学科的毕业生,法学毕业生收入呈较高水平。法学专业毕业生的收入还呈逐步增加趋势。刚毕业的学生,可能工作难找、收入也较低,随着经验的积累与丰富,人脉关系的延伸与扩展,你的收入也会不断增加。
 
 
 
 
 
 
土木工程:既不“土”也不“木”
听到土木工程这个专业,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砌墙头、浇混凝土一类的画面,觉得土木工程就是造房子、造桥、铺路,简直是又“土”又“木”的专业。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的功能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居住,土木工程专业也不再停留于把石头、木材、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堆积成建筑本身,而是要赋于建筑物生命。
什么叫赋于建筑物生命?对于如今的建筑来说,只搭建一个外壳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电力可以说是建筑的血脉,包括照明用电、空调用电在内的强电,以及通信用电这样的弱电共同构成了建筑的电力设施。因此,土木工程专业也开设了建筑电气这样的专业方向。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致力于实现温度可控、湿度可控、声音可控,甚至远程遥控的智能建筑对土木工程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实现多功能之后,在保证舒适条件下,如何节能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成了新的目标。绿色建筑就通过太阳能发电、照明,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取暖等方式实现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正是这些广泛延伸的功能共同赋予了建筑物生命。
在专业内涵得到拓展之后,学生需要学习数学、力学、计算机、工程制图、测量、工程结构与材料、施工技术、工程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也需要完成计算机应用、注册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开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相关的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爱好与发展需要系统地进行修读。
当然,建筑本身依旧是学习的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建筑材料、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抗震、土木工程施工等。这些课程大部分都是以地基和结构为核心的。打好地基才能建高楼大厦,工程地质、地基处理、土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等课程就是岩土与地下结构模块需要学习的内容。结构是建筑承重的关键部分。为此,学生需要学习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等专业必修课程。所以,土木工程专业对于学生的数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有比较高的要求。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会开设一些实践类课程。从参观建筑、参观工地了解什么是土木工程,到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深入接触土木工程,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理论应用的能力。就浙大而言,创新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实践课程。该课程由老师在网上给出题目,学生自由组成2-4人的实验小组完成问题设计、制作、实验以及分析的整个过程。但是,由于场地设备以及师资力量的欠缺,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选上这门课。这也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还需要时刻认识到肩上承担的责任之重。所有的建筑工程几乎都是民生工程,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如果因为技术问题没有执行到位而导致桥梁垮塌、房屋倒塌等问题发生,土木工程师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不仅新的工程需要建设,既有建筑的改造也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城镇化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也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大的市场需求。
再回到土木工程专业本身,它的应用范围正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扩大,可以说实现了“上天入地,上山下海”。所谓“上天”是指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航空航天器看似与土木工程无关,但其中的重要部件——天线就与土木工程中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入地”指的是地下空间的建造,地下室、地铁工程、地下隧道对于土木工程都有很高的要求。“上山”体现在高山高原铁路、机场等建筑的建设。而“下海”而符合了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跨海大桥、石油钻井平台的建设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总之,土木工程是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其中。
 
 
经济学:经世济民之学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成为经济学科诞生的标志。两百多年来,经济学已按照科学的规范建立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的逻辑系统,渐成显学。中国经济学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作用日益重要,影响力日益增强。理论来源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经济学领域同样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学学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素材和实证土壤,中国经济学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经济学科是高招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多年来考生报考的热情都持续高涨。就厦门大学来说,经济学院在近年来的高招录取分数线都是厦门大学最高的学院之一。厦大经济学院设有经济学系、统计系、财政系、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借助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国仅有三所高校拥有此殊荣)以及首个教育部文理交叉的重点实验室(计量经济学)等平台,以及开放的、宽容的、创新的、国际化的学术环境,厦大经济学科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005年,厦大为了推动经济学科国际化,设立国际化办学窗口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与国外一流大学完全接轨、实行全英文教学。目前WISE已成为中国南方乃至亚太地区一个高级经济学研究与教学机构。2011年起,WISE与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联合开设国际化本科试点班。WISE每年从考进经济学院的一年级新生中,在第一学期开学前,就通过高考成绩、个人陈述、综合面试等环节,筛选出40名学生组成两院合办的经济学本科国际化试点班。试点班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置,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实行全英文授课。凭借国际化平台,与外国院校的密切交流合作给试点班的学生提供了大量外出交流的机会。
2013年起,厦门大学实行本科大类招生,应届高考生如果报考厦大经济学科,在填志愿时不需要直接填报某个具体的系所和专业,如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只需要填写“经济学类”即可。在入学后,所有学生都会一起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经过一年课程学习并对学院内各个专业充分了解后,学生可以按照政策与规则,再在大二时进行分专业选择。
展望未来,我国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强国。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这为广大经济学者提供了一个极其难得的社会科学实验场;我国在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新问题,这又为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伟大的实践必将催生伟大的理论,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学也必将成为一门既与现代经济学接轨、又能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全球化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的科学,形成具有广泛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中国经济学派。